综合训练已经连续进行了多轮,结合学生的做题情况和昨天听报告的所思所得,我准备下午上课的时候再给学生就读后续写这个话题给学生唠叨几句,希望对他们有所启发。
关于时间分配问题:这个题型满分是25分,是分值占比最大的一个题型,在整个试卷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两次,我在监考的时候,观察到有学生根本写不完读后续写,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明显没有达到规定的字数,只写了很少的内容,得分程度之低就完全可以想象的到,甚至只能得个三分五分,十分八分,这就麻烦大了。我个人建议至少需要留出25分钟左右的时间,至少不能少于20分钟来完成这个题目。而我注意到在最近的训练中,有学生在最后10分钟才开始看读后续写的原文,然后匆忙构思就慌忙落笔,什么情节啦,内容提升了,高级句式表达了,根本不可能考虑到,当时我也心一直提到嗓子眼,替他们干着急,最终的得分可想而知。这证明他们在整个试卷的时间统筹分配方面出了问题,前面的客观题部分占据了过多的时间,这个问题需要重视,需要针对性地训练,坚决避免前面题目大量挤占读后续写的时间。
关于内容和表达的问题:据我们从各种渠道了解到,目前对于读后续写的阅卷标准,最看重的就是考查考生对于续写故事情节和内容的完整性,其次才是语言的表达。所以,考生最关键的就是先审好题,规划好每一段所写的内容。考场上时间宝贵,要求每个人都打个草稿不大现实,但完全应该在草稿纸上先列个简要提纲,对每一段要写的要点做到提前谋划,心中有数,杜绝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这样就不会出现遗漏要点或者偏题离题情况的出现。
关于字数的问题:题目要求续写的两段共150词左右。对于字数明显少的,肯定会酌情扣分,降低等次,据说对于字数偏多的没有扣分的要求。所以,建议学生可以稍微多写一点,因为如果卡着150词来写,放到空间较大的高考卷面上,给人的感觉好像不足150词。但也要把握好一个度,我就注意到有学生写起来就收不住,人家给的空格写完了,还意犹未尽,还自己用直尺再画上几道线,直到写满意为止,这样做也不好,有句话叫言多必失,写的过多也不是好事。
关于卷面的问题:对于书写,阅卷标准中只说对于书写较差以致影响交际的,酌情扣分,看似很宽泛。但阅卷老师也都是有感情的,考生的卷面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老师的情绪,尤其是在阅卷现场,老师们任务重,精神压力大,容易疲惫,卷面的好坏会在有形和无形中都对得分有一定的影响。我觉得这句话概括得很到位:卷面好的不一定得高分,但得高分(20分以上)的一定都是卷面好的。因此,考生在备考的最后阶段及考场上,还是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的。
关于固定句式和高级表达的问题:许多专家和老师都给出了这样的建议,适当积累和背诵是完全必要的,没有积累和输入就不可能有考场上的输出。背过之后就要在一次次的训练中尝试着灵活使用,检验效果,并提升熟练程度。但还是存在把握一个度的问题,过犹不及,不能变成机械的堆砌,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更不能部分文体和场合生搬硬套,随意使用,这会影响得分。考生应该在适当的地方,把自己背诵和积累的高级表达,如独立主格、无灵主语、各种从句、表示各种情绪情感的高级表达和升华主题的句式巧妙地用上,自然就会为文章增色不少。
总之,读后续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一个题型,也对老师们的研究能力和备考策略是一个挑战,但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增强针对性和指向性,在实际学习和教学中不断查找和解决问题,我们应对起来一定会越来越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