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啸谷
虽然高考成绩已出,但在录取结果正式出来前,想必很多家长和考生的心还提在嗓子眼上。尽管官方一直在强调高考对于教育公平的重大意义,但围绕其实际作用的争议还远没有停息。
就拿读书这件事来说,上大学前,很多中国学子除了应试的课本之外很少广泛涉猎与考试无关的书籍,尤其是高中时代,想必大多数人从高一开始就已经选好了为之奋斗的学校,终其三年,也始终只是围绕着考试来读书,即使偶尔背着家长和老师读些“闲书”,也不过是流行的一些阅读快餐,远没有阅读经典的意义重大。而很多中国的高中恐怕连个像样的图书馆都没有,即使有了,也往往成为摆设,因为为了教出好成绩的老师很少会去鼓励学生阅读,有时间还是多做几套习题吧。
那些爱学习的学生上了大学后,可能开始从数百万藏书的图书馆中借阅自己喜爱的书籍,并且会在大学时代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而那些不爱学习或者成绩差的,哪怕高中前有阅读习惯,经过了三年的高考洗礼,恐怕考试过后读书的意愿已经不再强烈,那么阅读的习惯也就很难再养成。
国际阅读率比较研究显示,当下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在8.4-8.5之间。而在中国,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不到1本。这样的结局与高考不无关系,这也不得不说是中国应试教育的一种悲哀。
好在主流媒体已经在大力宣传全民阅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读书,社会配套的公共图书馆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不过在学校的阅读和走上社会后的阅读是有很大差别的,前者有着大把的时间资源,可以很容易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它是人生前期的积淀,属于打地基;后者只是添砖加瓦,再努力也只是为人生增色罢了。如果到了30岁再回过头去做本应在20岁就做的事,所需付出的成本是难以想象的。
从人文意义上来看,为了应付高考的读书并不是读书,而只是一种认字。真正的读书应该是自发主动地对自身未知的探索,是发自内心的强烈愿望。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爱读书的人越多,整体的国民素质就会越高。
希望那些跨过高考暂时摆脱应试教育的学子们,无论是否考上理想的大学都要马上开始真正意义的读书,并使其成为一生的习惯,因为这样好的阅读机会只属于那个年龄,这个好习惯也将使其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