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里横”的孩子,背后大多站着没有原则的父母(三)
父母应该怎么做
孩子“窝里横”,并不是先天性的行为,而是后天在家庭教育中养成的习惯。
想要改变孩子的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从自身做起。
著名主持人董卿曾说过:“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去做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在外面对别人谦逊有礼,和颜悦色,回到家后对着家人大呼小叫,恶语相加。那么,孩子耳濡目染,也很容易变成和父母相似的人。
其次,要守住底线和原则,不轻易妥协。
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曾经分享过自己的育儿之道,看完之后受益匪浅。
女儿小时候在超市里看上一辆小汽车,被拒绝后,坐在地上哭闹。
妈妈并没有因此妥协,而是将她带回家,陪她呆在自己屋里。
期间,无论女儿怎么哭,她都不为所动,只是在孩子哭累的时候为她擦把脸。
最后,女儿哭累了。
她淡定地问女儿:还哭吗?要哭继续哭。
这位教授用实际行动告诉女儿:原则就是原则,不会因为你的哭闹而有任何的改变。
第三,和孩子好好沟通。
孩子做错事时,不要一上来就加以训斥,请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要求。很多孩子脾气暴躁,就是因为父母不理解他的想法,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
最后,不要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常带孩子出去和同龄人交流,培养孩子正常的社交能力。
家长必读讲堂小古老师说过: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坏孩子,只有没教好的孩子。
孩子“窝里横”,是一个家庭的责任。家长要即时纠正,认真反省。千万别让孩子将教养留给陌生人,将坏脾气留给最亲近的人。
第四,让孩子学会社交。
经常呆在家里的孩子,缺乏人际沟通,身边来来去去就这么几个人。
而这几个人又对他百依百顺,俯首称臣。久而久之,让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
当孩子走出去的时候,忽然发现周围的环境和人都变了。不再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让孩子产生了一种恐惧心里。
看到同龄的孩子,一方面想和他们打成一片,一方面又缺乏沟通技巧,不懂怎么交流,只能在一旁看着干着急。
心情不好的孩子回到家后,很容易将这种无处发泄的负能量,反馈在家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