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陈蔚茗)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
——360百科
你听说过慧骃国吗?
一个充满着理智、仁慈、友爱诸如此类将人性的美好体现的淋漓尽致的神异国度。
处处充满着真善美的国度。
这是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笔下的理想国度。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存在的。
它永远只能处于幻想中。
他用引人入胜出乎意料的精彩情节狠狠地讽刺了这复杂的宛如一个五颜六色斑驳陆离的大染缸一般的世界。
他直指我们的内心——人性。
我一直觉得人性是种玄之又玄的东西。
说不清道不明也猜不透。
毕竟正如世界上没有哪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也没有哪两个人如出一辙。
对,世界就是一个大染缸。
而在世界中或轻松或艰难求生的我们,被染上了截然不同的色彩。
曾经我以为孩童都是天真烂漫的。
大人呢?总是有些许睿智的。
直到有一天,姑姑家隔壁的小男孩来姑姑家玩,姑姑出去了,家里就只有我与他,以及睡在楼上的姑父。
当他那双在地上跑来跑去多时的脚踏上姑姑家柔软干净的床榻时,我忍住了已到嘴边的话——请你下来。
小孩子不懂事就让他闹吧。
当他在床上蹦跶时,我轻声提醒道:“你刚刚在地上跑,脚有点脏,下来玩吧。”
他恍若未闻。
我上前又说了一遍。
他冲我做了个鬼脸。
我皱了皱眉,拉了拉他,他却是犟在床上,死活不肯下来。
我心中有些烦闷,觉得他是有些过分了。
好说歹说劝他下来了,他倒好,又蹦跶到沙发上去了???
我不得不再去好声好气劝说。
他似是有些恼了,狠狠地打了我一下,我心中顿时充满了震惊,这算什么?他怎么会这样?
我不由得严肃起来:“打人是不对的,错在你,请你现在下来。”
下是下来了。
他又往地上吐了一口口水。
我骤然怒了,指着桌上的纸巾,高声道:“拿纸巾把你的口水擦掉!!!”
他瞪了我一眼,又重重的拍打了我几下,我盯着他,决定给他个教训,手不轻不重的落在了他身上。
他仿佛受了多大的委屈,“哇”的一下哭了,开始越发放肆的闹腾,我面无表情地回到电脑桌前,不再理会这个娇气的小男孩,楼上睡着觉的姑父却被惊动了,啪啪几步下楼来,先哄了哄小男孩,而后又对我说:“小孩子不懂事,让让他嘛。”
我惊愕地看着他,喊道:“分明是他不对。”
姑父挥挥手:“都说了小孩子不懂事。”而后蹲下身去把一片狼藉整理干净,小男孩则是收敛了哭脸,又冲我做了个鬼脸。我一口气堵在胸口,不知说什么好。
一时竟无言以对。
不懂事?
不懂事能与没教养相提并论吗?
显然不能。
于是自然而然又想起小学某个老师的孩子。
那年我与妈妈还有一群小学教师去旅游,去哪儿是不记得了,有件事却记忆犹新。
我是四五个孩子中最大的,总是需要领着些小孩子到处玩耍,曾私下很无奈地戏称自己是“全职保姆”。
有两个孩子特别粘我,整天往我边上凑,为什么呢?
可能是因为我对她们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吧。
她们的妈妈总是笑意盈盈地说:“蔚茗啊,今天她们俩就跟着你啦。”
天知道我一点儿也不喜欢,但总是迫于一句“你是姐姐要带着她们哦!”以及本身也是个小孩子没有话语权而带着她们。
她们呢?
若是我不愿做什么,也像那个小男孩一样打我,掐我,而我同样被一句“她们还小不懂事,你是姐姐要让她们。”给抹杀了反抗的权利。
有次我实在是恼了,一个小女孩不乐意了,狠狠地掐着我然后大喊道:“你是个没爸爸的孩子!你没有爸爸!!!”
在那之前,我从未深思过这个问题。
我也从未想过,一句没有爸爸居然一下子让我心中的委屈喷涌而出,我哭着跑到正围在一起说话的大人们面前控诉着,是的,大家都安慰着我,然而在那小女孩的家长去教育小女孩之前,我还是听到了我最不想听到的一句话——
“你是姐姐,不要跟小孩子计较这么多,她们不懂事,乱讲的。”
现在回想,我并不认为这与童言无忌是一个概念。
至少,她在那时的我心中留下了一个深深的伤口。
很早很早,这个世界就开始对我展现它那色彩斑斓露着一副凶恶嘴脸的一面。
慧骃国,说到底,也只能活在幻想里。
当我读完《格列佛游记》,忆起世事万千,最终,也只希望。
愿所有人都不会把没教养当做不懂事敷衍而过。
愿所有人心底都有一小块角落搁着这样一句话——
“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
茗儿: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双眼一潮,热泪盈眶,百味杂陈。骄傲,欣喜,伤感,歉疚......种种情绪交织,涌上心头。
生而为人,我的女儿已经默默长大,她静观人世,认真思考,以梦为马,以笔扬鞭,剖析现象,直指本质,直叩一个被我们关注却又往往被我们忽略的问题:教养和年龄的问题。
的确如此,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孩子的年龄而忽视其本身存在的问题;导致孩子的无赖撒泼被纵容,孩子的无理取闹被宽容,孩子的没有修养被忽略......所有一切包容为“他还是个孩子!”貌似,我们一直都这样原谅着他们的过错,却忘了就事论事,老好人式的原谅纵容着一个个没有教养的行为,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且不论三岁看到大,事实上婴儿襁褓之中便会察言观色。“愿所有人都不会把没教养当做不懂事敷衍而过。”你这一句不动声色却掷地有声的话语清晰地指出了我们一直在偷换的概念,很多时候,我们真的是以不懂事掩盖了所有的没教养。我没想到,我这刚刚跨入花季的女儿看问题会是如此深刻,如此一针见血,令我这当母亲的亦是汗颜。
茗儿,你让我最骄傲的不是你的学业成绩和其他的特长才艺啥的,而是你一直葆有一颗赤子之心,从未被社会或者周围环境污染影响,感恩,纯良,友善!一直以来,你记得所有人的好,大有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的态势。比如你一直跟我念叨着那一次一位同班但不是很熟的同学帮你捡起洒落一地的书,所以你时刻关注着她的喜怒,上次参观瑞中的时候你还纠结你跟同去的其他几位同学很要好,而她不属于你们这个小圈,该怎么同行才不使她太尴尬。比如,有一次长跑回来你说今天感觉很暖,谁谁谁对你喊加油,谁谁谁陪你跑完。比如参观瑞中的时候某某老师生怕慢性子的弱质的你吃不好饭特地招呼你在身旁。比如上学期运动会,当亮亮哥哥克服身体的伤痛跑完全程,而没有人关心慰问的时候,你默默用自己的零花钱给他买了个鸡腿……碎碎念,碎碎念,所有人对你的好你都牢记在心,从未稍离。虽然你也不善言辞,不擅长表达,但是,你懂得感恩!
在语言方面,你有很强的驾驭能力在你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在你五年级挑战高考作文的时候我就不敢小看你;今日欣喜地读着你的文字,自豪之情言溢于表,现如今我更是甘拜下风,无论思想的深刻还是语言的驾轻就熟,你娘写不出你这样的文字,师公夸你运笔如飞。但是之于考场作文,我们还是希望你遵从老师的教导,不要太随意和个性张扬,因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你不一定能很幸运地遇到同样个性张扬的评卷老师,正如语文老师说的,你要好好磨几篇不同题型的文章备战中考。
你幼年丧父是我们永远的痛,但是,在你成长道路上给你带来的伤害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还记得郑老师曾跟我讲过的一年级时有一次单元练习️中有一道题提到“爸爸”,你空在那里,旁注:“我没有爸爸。”还有几次你伤心地大哭,只因别人说你没有爸爸,当时的我,也只能以泪洗面,拥你而泣,孩子,当时的我也真的帮不了你。因为儿时没有爸爸,你成了一个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孩子,父亲是天,父亲是依靠,父亲是安全感,而在你的童年,父亲的缺席承受了小小孩童多少的无助和感伤!你的童年,笼罩着失父的阴影。像你上面文中提到的事例,妈妈当时也没有好好保护你受伤的心灵,直到多年以后的今日,你的“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是结蚌成珠的痛苦磨练,是“沧海月明珠有泪”的真实写照!今日的你含泪微笑,可是彼时的你如何云淡风轻?“我可以用善良宽容你昨日的不懂事,谁用教养抚慰我昨日的伤痛?”或许此刻,你还是不能释怀。
生而为人,怀一颗悲悯之心,善待他人;生而为人,将心比心,勿恶语伤人;生而为人,不管是孩童还是大人,学会尊重,学会敛行!生而为人,让教养成为一种美德,滋养我们美好的人生!让慧骃国,不仅仅活在幻想里,妈妈愿与你一起携手,“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爱你的妈妈
2018年3月1日夜于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