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读书日,时间这么刚巧,再加上自己平常也看看书,所以借着机缘和大家分享一本,这么多年,我觉得很好的书。一本让浮躁的心,能在读完后找到港湾,烦恼再来,再翻它,发现它还是可以治愈我。
不要说在职场,只要我们还在这个世上,就会有烦恼,有压力,有情绪。就需要有个地方帮助我们疏导,而这本书,是良药,是好友——次第花开。
书本一开始告诉我们,什么是苦?为什么怕苦?
人间的痛苦分为八种:生、老、病、死、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不欲临。承认痛苦的普遍性与正常性,看似悲观消极,实则不然。对痛苦的逃避反而会加重我们的焦虑和恐惧。承认痛苦是正常的,我们就能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当中。让我们学会与痛苦和平相处,寂天菩萨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有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
关于这点自己的感触真的很深,常常因为目标与践行的距离而苦恼,看了此书后,开始学会去感受这种情绪所带来的苦,也会冷静的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进而改变目标,提升践行力,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寻找平衡。
我们害怕无常
人世间,万事万物都依赖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而生与灭,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这就是无常。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无常给我们带来痛苦。其实,害怕无常才是真正痛苦的很根源。克服无常有两个办法,一是熟悉无常,二是了解害怕无常的原因。面对无常,观察它,你才会发现不是只有自己在失去、在衰老、会生病、经历挫折…而是所有人都一样。感受无常,熟悉无常,让我们的内心更加明亮与开阔,也会让我们更加珍爱人生与他人。
谁也逃脱不了无常,变才是唯一不变的。在这点上,自己最大的变化是开始变得积极些,对工作和生活都积极了。不会再去害怕改变,甚至开始乐于接受改变自己后,周遭一切跟着变的感觉。
学会心安与皈依
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心居无定所。心没有方向与目标。当你做一件事,如果心量放大到把所有众生的安乐都考虑进来时,你就能够坦然地承受所有的辛苦、磨难。
曾经有一个信佛的台湾老师和我说,虽然我现在和我丈夫的关系不好,但我不会再难受,因为我的心里还有很多人要爱,一切众生。当你的心安时,世界就会在眼前打开,到哪都有精神的皈依。
在我听了《此第花开》,又看了这本书后,我理解的修行就如书里说的,修行是次第而行,是平凡而具体、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像吃饭、睡觉那样平常。对苦的理解,对无常的坦然,对精神皈依的学习……这些都是修行的一部分,修行是为了让我们与自己更好的相处,学会更恰当处理自己内心的欲望,更好处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世界读书日,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这只是我推荐的部分感受,里面还多具体的如何面对苦恼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去感受!书里的语言很朴实,回味起来,却觉得每一句都是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