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四在学校读书的人缘不错,尤其和寝室的几位同学。到大二时寝室进行重组,根据自己喜好可以自由组合,汪四寝室里都是一些来自农村志同道合的同学。但不知为什么,来自市区的吴同学却还是愿意和汪四他们一起住在同一个寝室,虽然他也被汪四他们多次捉弄。
寝室里晚上的恳谈会少不了介绍自家的情况,听说汪四家里养鱼,都有点好奇,都想看看上海农村的鱼塘是什么样子,能不能在鱼塘里钓鱼?鱼塘里有没有小船啊?尤其是来自嘉定本地的崔同学,他很喜欢钓鱼,就想在汪四家的鱼塘里一显身手。
可汪四家离开嘉定有点远,整个寝室同学6个人都上他家,家里总得知会一声,晚上还得在汪四家过夜,棉被之类的需要准备呢。上一周汪四回家时就给家里人打了招呼,估计这一周汪四母亲也够忙一阵。
十一月的某一个周末,周六上午上完课,汪四寝室一行人浩浩荡荡从学校北门出发,准备到终点站坐北嘉线回家。说来也巧,在出校门前竟然遇上梁夏燕,她还好奇地问汪四一帮人去哪里?汪四说了,去我家啊,你去不去啊?一个女同学跟这一帮男生一起到某一个男生家里,怎么可能呢。汪四那句话刚问出口,就开始后悔。梁同学也很聪明,说了句我不去。
一路颠簸,到了汪四老家镇上,离开汪四家里还有三公里。也没人来接,以前每次回家汪四也是走回家。这回一大帮人,也不可能开拖拉机来啊。大家一起有说有笑,3公里的路不一会儿也就走到了。汪四家在汪四读初中时就造了房子,三层楼,空间足够大。隔壁是汪四叔叔家,两上两下的两楼,也可以容纳更多人入住,或许开个农家乐也绰绰有余。只是没有那么多床,只能打地铺,就像寝室换了大通铺,在地板上几个人挤在一起,那场面或许这帮同学是永远记在心里。
第二天一大早,七点左右,汪四母亲早就准备了稀粥、咸菜、鸡蛋等等,汪四父亲还从街上买来油田,酥饼。吃罢早饭这帮同学就急不可耐的就想去鱼塘钓鱼。从汪四家到鱼塘得走过一座桥,穿过一大片农田,整个农村田野风光立体呈现。尤其是金秋时节,蓝天下稻浪滚滚,大路旁树叶变了颜色,路边小河流水潺潺。
走过红星河桥不远,就是汪四家“浩瀚无垠”的鱼塘。为了养鱼方便,汪四父亲把原来的整个水面三部分。南面是一个十几亩的大水面,北边是一个2亩左右分塘,最西面还有一个只有几分的幼鱼塘。钓鱼一般都在大水面里进行。到了鱼塘,几乎每人一根鱼竿,由农村常见竹子做成,单节鱼竿。饵料就是红蚯蚓,汪四家自己养的。说是钓鱼,其实也就有崔同学拿手,其他的都是二把刀。吴同学时第一次钓鱼,咋咋乎乎的,啥也不会。
毕竟是鱼塘,虽然是第一次,鱼还是上钩不少,挑大的中午就吃鱼了。看到自己的成果做成菜肴,那新鲜劲甭提有多高兴。鱼塘岸上就是汪四家责任田,此时正种着黄豆(上海在黄豆没有变老前,叫毛豆)呢。水煮毛豆也是一道菜,这帮同学就开始学着摘毛豆,人多力量大,又一道菜搞定。
中午就是一些农家菜,汪四的同学本来就是来自农村居多,嘉定、金山、浦东,这些菜肴都已经习惯。就看到吴同学好像从没吃过似的,筷子不停歇,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好吃,好吃。”中午饭后就得准备返校,时间匆忙,就等于大学生下乡体验了一次农家生活。
2020.8.2 家中
(在汪四读研究生时,又一次带着同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