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十五年(甲午,前三八七年)
秦伐蜀,取南鄭。
魏文侯薨,太子擊立,是為武侯。
【白話】
秦国(首府雍县〔陕西省凤翔县〕)大军南下,侵入蜀国(首府成都〔四川省成都市〕)领土,占领北部重镇南郑(陕西省汉中市)。
魏国(首府安邑〔山西省夏县〕)国君(一任文侯)魏斯逝世,子魏击嗣位(二任),是为武侯。(此项记载有误。参考前三九七年。)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謂吳起曰: 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對曰: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商紂之國,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敵國也!武侯曰:善。
【白話】
魏击在西河(潼关以北的黄河)乘坐御舟,顺流而下,水势奔腾,峭壁夹岸,行到中游,神采焕发,对大将吴起说:“多么美丽的锦绣江山啊,固若金汤,这是我们魏国的至宝!”吴起说:“我不认为地理形势有什么重要,国家的安危,在领导人的品德,不在山川的险阻。从前三苗部落,左面有洞庭湖,右面有鄱阳湖,可以说万无一失,但因为领导人堕落不振,夏王朝开国君王(一任帝)姒文命,把他们消灭。夏王朝末代君王(十九任)姒履癸(桀),首都也在安邑(山西省夏县),东有黄河、济水(古黄河支流,流经河南、山东两省,大部分河道今已湮没),西有华山(陕西省华阴市南),南有伊阙(河南省洛阳市南),北有羊肠阪(山西省平顺县东南太行山中,顾名思义,道路好像羊肠,易守难攻)。可是政治腐败,商王朝开国君王(一任)子天乙,把他赶下宝座,放逐远方。等到商王朝末代君王(三十一任)子受辛(纣),西边是孟门(山西省吉县西),东边是太行山,北方有恒山(河北省曲阳县北),南方有黄河,可是他暴虐无道,周王朝开国君王(一任)姬发,把他诛杀。由此看来,国家的安危,在领导人的品德,不在山川的险阻。如果主上不为国家尽责,恐怕现在跟主上同船的亲信,到时候一个个都成了敌国。”魏击懔然说:“我谨记你的话。”
魏置相,相田文。吳起不悅,謂田文曰:請與子論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將三軍,使士卒樂死,敵國不敢謀,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親萬民,實府庫,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秦兵不敢東鄉,韓、趙賓從,子孰與起?文曰: 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居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屬之子乎,屬之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屬之子矣!
【白話】
魏击任命田文担任宰相。吴起不高兴,对田文说:“我想跟你讨论一下你我对于国家的贡献,你以为如何?”田文说:“当然可以。”吴起说:“指挥武装部队,官兵们愿意牺牲性命,使敌国惊惧,不敢打我们的主意,你比我怎么样?”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说:“使政府的功能充分发挥,使全国人民安居乐业、国库充实、社会富庶,你比我怎么样?”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说:“防卫西河(潼关以北的黄河),秦国不敢向东侵略。而韩国(首府平阳〔山西省临汾市〕)与赵国(首府晋阳〔山西省太原市〕),不敢不对我们唯命是听,你比我怎么样?”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说:“这三项重要大事,你都不如我,可是官位却比我高,那为什么?”田文说:“当君王年纪还小,有权势的重要官员互相猜忌,随时可能发动政变,民心恐慌。这个时候,宰相位置,应该属于你,还是属于我?”吴起沉默很久,抱歉说:“我承认,应该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