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初来乍到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觉得一切都太迟了,不会有更好的人生的时候,上帝会给你开一个巨大的玩笑,让你在迷茫忧郁还有落魄的时候看见一丝光亮。比如说十八岁那年的夏天,当安安感觉前方无路可走,生命非逼着她到墙角的时候,竟然真的会有一丝光亮照向她。是的,那年夏天,她如愿考上了大学,尽管这中间波折不断,但安安如愿了,爸妈都为安安感到高兴。学校在离家300多公里的一个小城,小城说来也不小,有着十三朝古都的美誉,那里有安安喜欢的安静与古朴。安安觉得,有历史的地方才有她的理想,安安还想着,要是再遇见一个他就更好了…
日子不咸不淡的过着,可是,开始的日子里,哪有那么顺心。安安本不是大都市出来的姑娘,从小到大操着一口分不清平翘舌音的方言,即使是高中,也没人告诉她普通话的重要性。可来到这儿,同学们都会说普通话,就她显得土里土气。因为老是发音不准,把“是(shi)的”说成“似(si)的”,把“吃(chi)饭”说成“疵(ci)饭”,每每这个时候,都被同学嘲笑,有的还学安安说话。
这个时候,安安的自卑深到了骨子里,时间久了她不愿意再多说话,不愿与人交流。她要把自己包裹起来,这样就没有人看到她的缺点。现在的她就像《装在套子里的人》里面的别里科夫,害怕改变,害怕将要发生的一切,只想守着现在,过着安稳的日子。可是啊,生活终究是生活,一切都在变和不变中继续着,不变的那个人注定是要被淘汰的。
安安是孤独的,她需要有人懂她,理解她。有的时候安安站在校园里张望着,觉得自己就像个弃儿,紧张与不安笼罩着她,久久不愿散去…
不久,社团开始招新了,安安也想加入,她不想做那个被装在套子里的人,她要改变。十八岁的安安内心深处是有一个记者梦的,这个梦在她13岁闲聊的时候就告诉过自己的爸爸。所以,她报了大学生记者团,希望能够当一名校园小记者。可她是发愁的,因为记者团招新有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过了笔试,再通过面试才有机会成为一名小记者。笔试安安是不担心的,她有一些文字功底,自信足以应付笔试,可安安的普通话很不标准,连一句标准的普通话都说不出来,她又是个内向的姑娘,除了能够写一些豆腐块大小的文章,其他的好像什么都不会。
可安安还是硬着头皮报名了,她想试试。
安安很顺利的通过了笔试,并且写的文章还得到了记者团学长学姐的高评价。面试,安安表现的很糟糕,紧张的连话都说不完整。安安想,恐怕没有比她更糟糕的了。安安难过极了,想着自己努力学习一步一步来到这里,竟然跟别人有那么大的差距,觉得自己弱爆了,真是惨不忍睹。
安安不再抱希望,只是按时上课、吃饭、睡觉,更多的时候是在发呆。天气慢慢转凉了,该穿厚衣服了,安安拿出自己黄色带有英文字母和卡通图案的运动外套,准备第二天穿,没曾想室友林悠然对安安说:“这是你初中时候的衣服吧…”,安安愣了,她这才意识到,原来他们的差距不仅仅是内在,还有外在。但安安此时已经学会对这样的话语置之不理,她也没什么要说的,因为她不知道说什么。
但一切好像也没那么糟糕,因为在面试结束的第二天安安就收到了记者团发来的短信,祝贺她成为了记者团的一员,并希望她于下午五点到记者团办公室参加新人入团大会。安安高兴坏了,捧着手机里的短信看了一遍又一遍,禁不住的笑起来。
室友林悠然见状问何事这么高兴,安安如实道来。安安以为,接下来林悠然依然会奚落她一番,没想到林悠然郑重地说:“不错,小妮子终于走出了大学的第一步,加油哦,姐看好你。”安安受宠若惊,对林悠然回之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