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实力打脸的文章。
现在年纪越大我越能明白“不要把话说得太满”的道理。一来是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我永远不知道我现在所看到的是局部还是局部的局部。二来是这世界变得真是快,不仅世界在变,我们自身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去年12月的时候我还煞有介事地写了一篇《别人家的生活,只可远观》“抨击”朋友圈,并引起了一些财蜜们的讨论和赞赏,然而今天我要来谈谈通过朋友圈或者其他网络平台的“晒”如何帮助我一点点找回自己的节奏。
写到这,我突然很后悔当初花了3000多报名心理咨询师二级时为什么没有发条朋友圈晒晒,要不然可能也不至于就这样不了了之。
言归正传。老实说,我自己发的朋友圈里还真有部分是带炫的成分——虽然我一直很“文艺”地认为自己只是为了记录生活,为自己平凡的生命留下一些有迹可循的脚注。所以,当朋友圈里开始流行“你发朋友圈发的到底是什么”之类的文章时,我也和大部分人一样突然变得敏感,开始变得“审慎”起来,甚至开始怀疑爱发朋友圈是不是一个很low的行为。所以那阵子衍生出了《别人家的生活,只可远观》这篇文章。
然而,过犹不及地避开朋友圈就真的会更好吗?
我发现,也仅仅就我个人而言,当我开始决心远离时,我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更多的专注和沉着的生活,反而因为缺少了记录而变得越发没有动力,生活也似乎变得越发荒凉。就连朋友之间的关系都似乎变得疏离起来了——是的,现在专门跟朋友们见面和联系的时间如此之少,平时都是各忙各的,没事也很少会私聊,生怕打扰到人家。所以,彼此都是通过朋友圈的动态来互相了解对方生活的现状和变化,朋友圈里的一个点赞,一条不痛不痒的评论,成了彼此间最大的联系。所以,当我单方面开始远离朋友圈时,我发现我真实的朋友圈也似乎在远离我。
而另一方面,更大的最大问题在于我似乎突然生出了许多的懈怠和借口,在我不发朋友圈也不在小她打卡的日子里,很多我自以为已经养成的习惯,比如早起,比如每日总结,又比如每天8000步等,居然都无一例外地向我发起了“反扑”。我突然明白到:我一个人力量是如此薄弱,而比起我的虚荣心,我的那点文艺范简直不值一提。我也试过其他封闭式的记录方式,然而,这真的需要消耗更多的自制力才能做到,而人的自制力和体力一样,都是会有限度的。于是,我有了挣扎,我开始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你的自制力如此之差,不靠外力你真的可以长久坚持下来吗?如果只是真诚地记录和分享,为什么要因为可能看起来很low、很爱炫就放弃一个相对消耗较少的方式?
事实上,我也是尝过分享甜头的人。当你把一件事,哪怕只是一件小事,坚持得足够长时间,坚持得足够好,并持续在朋友圈或者一些公开平台分享时,你除了会收获到坚持本身带来的好处之外,你还很可能收获一些志同道合者,甚至是引起一些导师级人物的关注,链接到一些新的资源——毕竟一个有目标、有恒心、有毅力的人,还是很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尤其是在工作方面。于是我开始抛开那些矫枉过正的包袱,开始重新拥抱我的朋友圈,我继续我晒晒晒的生活。我甚至尝试把自己的朋友圈当成“公众号”来玩,争取多分享一些我觉得有用的文章。
当然,有时候我也是矛盾的。一方面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公开的平台来记录生活的点滴,但另一方面我又不希望暴露太多的隐私;一方面我急于希望展现自己的方方面面,但另一方面又觉得我没必要让每一个人都了解自己……于是,朋友圈现在更多成为了我的一种自我管理工具。我发鸡汤,不是为了温暖别人,更多是为了鞭策自己。我发一些精致的小物或时刻,不是为了炫别人一脸,更多是为了提醒自己生活需要一些讲究和仪式感。我发旅行,我发画画,我发自己写的文章,我发自己做的料理,不是为了展示自己多才多艺,更多是为了告诉将来的那个TA我是一个喜欢有生活情趣的人,如果你认可就来,不认可就不要轻易打扰。当然,有一点可能大家都没想到:我晒各种聚餐、各种活动,不仅是在晒吃、晒玩,更多为了方便我记账——我时常两三天,甚至有时候忙起来一周才记一次。
最近的感受是,不断地分享确实带来了更多的收获。而这种收获不仅是鼓励,也不仅是志同道合的互动,你的分享还可能带来更多人的行动——这并不意味着仅仅是你在影响别人,每当有人加入,你们在彼此的交流和分享中会吸取更多的动力,你们一起坚持,一起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