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口号面前:你敢不敢不给孩子补课?

寒假即将到来,对于家长、孩子、老师而言又到了一个补课季。几乎所有的家长到这时,都要开始酝酿补课计划了,尽管“减负”的口号喊了不知有多少年。

记得我所在的省份有一年曾针对孩子补课现象轰轰烈烈地搞起了“减负”,不像往年的蜻蜓点水,而是真的行动起来,有两个顶风上的老师因此被开除了公职。于是,学校、老师不再大张旗鼓地补课,放学的时间也严守着政府的规定不敢突破。于是,孩子们似乎终于得到了“特赦”令,心中忍不住狂喜。

但是,老师和家长们却不知所措。原本在长年补课的习惯中总是不断抱怨和心痛孩子的家长,在这一时刻,内心却充满了纠结。真的不补了,孩子能行吗?如果别的孩子都在偷偷地补,我的孩子不补,会不会落下?民办机构的补课老师毕竟实力无法与在任老师相媲美,无法取得众多家长的认可。老师们也在纠结,先不提额外收入的问题,自己班级的升学率将会怎样,也是放不下的现实问题。

因为这样的纠结,出现了怪现象:校内大的补课班确实不存在了,但隐藏在各处的小补课班却蔚然成风,请私教的学生也增加了,对此,政府无法也无力去查。结果是,孩子没有减负,家长和老师的负担却加重了,家长为此需要付出更多的金钱成本,老师却要承担着有可能被开除的风险和压力。

如此之“减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政府的明鉴和举措无疑是正确的,但因着补课这种民风由来已入、深入人心,却是很难用公权力在一时之间一刀斩断的,尤其是家长与老师之间这种“你情我愿”的契约式关系,还会为这一现象提供长久依存的生长环境。改革是一个过程,其阵痛的时间会有多长,取决于体制、观念、人口素质、历史沉淀等种种因素。我们无法将之单纯归罪于某一原因、某一类人或某一时代背景。

有人高呼高考制度的改革,希望用更先进更超脱的方式取代一槌定音的高考模式,可是在如今这种社会体制下,也许只有这种唯分数论的方式才是中国普通老百姓可能获得的唯一的最公正的方式。如果采用素质综合测评、学校举荐等模式,更有人担心这样会演绎“九品宗正制”替代“科举制”的历史倒退。

你要批评老师的贪欲吗?也许。但在这个金钱至上的年代,又有几人能免俗?在我看来,中国的中学老师是最辛苦压力最大的一群人。我女儿初中时的班主任每天早七点就到校,晚上孩子五点半放学,算算下来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为了孩子的成绩,每天中午吃完饭还要提前给孩子上会儿子课。这都是无偿的。其拳拳之心怎能不让人感动?其目的当然只有一个,提高重点学校升学率。为了利益,但更不乏为着面对业绩考核时自己的一张脸面。可是,他们光明正大得到的又有多少呢?又想到中国劳动法真正保护他们了吗?

家长愚钝吗?独生子女给每一个家庭带来的就是把目光完全聚焦在一个孩子身上,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梦想、所有的荣辱只能在这一个孩子身上完成,家长如何不倾其所有?无论是金钱还是精力。说句实话,能够真正放下面子、站在孩子角度想的家长在当今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但在现实情境下,却又无法做到完全超脱,毕竟在剧烈的竞争前不能不为孩子的前途着想。正所谓,这情境,怎一个“放”字了得?

孩子痛苦吗?也许吧,也未必。孩子自小生在如此环境中,也真的以为童年本就应如此,他们因为没有过我们那样的童年反而没有那样深的体悟。更为悲哀的是,好多要强的孩子怕自己成绩下降还会求着家长去找补课班。体质低下、童真黯淡是这个时代为孩子打造的童年烙印。

我也是这一代孩子的母亲,我也有过挣扎,但是一直在努力,能在这样教育背景中,用我柔软的母爱,照亮孩子求学的心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又是一个天色灰蒙蒙的周五,却让很多上班族欣喜愉悦的周五,这一天,有了期待。 而自己,自从上班后,几乎就没有正常有过...
    小走亭亭阅读 1,859评论 0 0
  • 一直以来,《火影忍者》对我而言早已经不是一部动漫了,他的高度甚至达到了启蒙老师这般。 虽不喜日本的行事作风,但他们...
    幼稚丨鬼灬阅读 3,984评论 0 1
  • 日前,由郑芬芬执导,张子枫、彭昱畅等主演的喜剧成长电影《快把我哥带走》即将在8月17日全国上映。这部影片的诞生是具...
    锦玄飞墨阅读 3,486评论 0 0
  • 对朋友最大的盛情莫过于,做好美味诚邀到家里做客吧! 吃过很多次卤肉饭,前些日子,在菲哥家里尝到,简直比外面的好吃太...
    那自叙阅读 3,311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