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做的一个职业规划咨询,用时40分结束了,来询者在给平台提交咨询反馈中,给了满分的分数,其实除了满分的分数,在咨询接近尾声,听着她通话里的声音都变得高扬的时候,作为咨询师的我真替她感到开心。
来询者叫小雪(化名),女,39岁。大学毕业后先是从事服装行业的销售和销售管理,时长8年,后自己创业也是做服装生意3年,赔进去15万左右,在这期间大宝出生,上学。生意失败后,正好计划要二胎,在家休息了3年多时间,完成二胎计划。
与此同时,小雪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了自我探索和能力提升,通过探索发现自己的高潜职业是写作方面的工作,报名参加了一些短期的写作培训和训练营,成绩也不错,30天写出17篇文章,获得了训练营里优秀写手的称号。
虽然写作能力得到了肯定,但焦虑随即而来,虽然得到训练营的肯定,但是离变现还差一定距离,更别说要变现到一定的收入标准。
小雪面对的是自己非常喜欢写作,希望未来的职业可以从事这方面,但是能力尚未不足,时间又不允许她慢慢攒能力。二宝家庭的经济压力,年近40的职场不太受欢迎的年龄,即使她放弃薪水要求,去做最基础的新媒体运营岗位,投的简历也没有回复,毕竟,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大把,真从头干起,她还真是没有优势。
说完自己的问题和焦虑,似乎让她更急切了,她说:我该怎么办?一想到我可能无法从事自己理想职业的时候,我感觉太难受了。
我十分能够理解小雪的心情,很多职场人面临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反而没有那么急切。可当一旦知道自己喜欢的想要的是什么,而又不得的时候,更失望,严重的会产生绝望的心理。
我问她:那如果是3年后或者5年后,你如愿的从事了“写作”的职业,你觉得怎么样?
小雪:3年后也可以啊,这是我喜欢的,晚3年也比不来要好。
我:那如果3年后你实现理想了,是因为这3年-5年里你做了什么?那时候的你 和 现在无法实现理想的你,有什么不同?
微信那头的小雪沉默了一会儿,我静静 等着她
小雪:我知道了,如果3-5年后我理想实现了,是因为我写作能力提升,有阅读量不错的文章来证明我的能力,我现在缺的就是这个,所以这3年我要做的是笔耕不辍的写写写。
我:那你觉得3-5年的时间,你可以做到吗?
小雪:我目前的写作得到老师的肯定,而且有几篇投稿都被采用了,我觉得用不了那么久,1-2年就可以。
我:还要考虑到 目前需要经济收入的现状,可能要找一份有收入的工作,占用的精力,照顾家庭二宝的精力,都要占用写作的时间精力。
小雪:是啊,这怎么办?
我:是这样的,当我们把它们和写作这件事对立起来的时候,好像都在撕扯你。但是换一个角度,有没有可能在做这些事的同时,为你的写作有些什么贡献或积累呢?
小雪:对,我平时带孩子,就喜欢写一些育儿心得的文章。
我:把生活融入到写作素材这点你做的很好了,那我们再来看工作,先不考虑喜不喜欢,只考虑胜任度的工作中,有没有可以支持到你写作上的?
小雪:啊,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我擅长销售,服装行业销售,销售技巧,顾客心理,服装搭配等,都可以成为我的写作素材。
.....
经过一番梳理,结合小雪的销售能力和经验,二宝妈的身份 对宝妈和孩子的心理都非常了解情况,最终,她把1年内工作的目光投向 早教机构销售、儿童用品销售等岗位上,这是她能胜任,又可以发挥她目前优势,又能够为业余写作积累素材,为1-2年的理想工作积累能力。
“我一心想着要找一个和写作相关的工作,没想到有时候曲线最短。”
“感觉离理想职业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未来可期。”在咨询的最后,小雪说。
温馨提示:凡是文中出现的咨询案例,一律事前征得了当事人同意,并且当事人目前已经走出困境;一是出于咨询师保护当事人隐私的职业操守,二是因为每个人的条件不尽相同,不具有普适性,因此,文章只能对问题进行大概的叙述和分析,对于当事人后来的情况不便透露,谢谢各位的理解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