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群已经成为微信社交的常态,在现实中格格不入的人,在这里就很容易找到和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人。人生漫长,一个人太过孤单,有同频的人一路相伴,日子也就不算特别难。
不仅如此,大家还组建了许多学习社群,用于自己的能力提升。一路有人领路,有人帮扶,这种形式受到了爱学习的人们的热爱。于是大家纷纷加入各种学习社群,以便让自己的能力更加快速的提高。可惜的是,有些社群做的风生水起,有些社群悄然消失;有些人在这里如鱼得水、高调逆袭,有些人在这里黯然神伤、低调推出……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学习社群的话题。
先来了解了解学习社群
学习社群:为了学习某项技能而人为的组成的某个群体,存在的形式包括线上线下,通过的工具包括微信、云之家、知识星球、印象笔记等等。学习社群的主要目标为学习和获取知识,聚在一起的前提包括朋友介绍、网络寻找,因为目前的学习群体大多是借助互联网方式形成的某个组织,所以学习成员之间的连接属于弱连接,即各方均无法与对方形成紧密的关系构建。
但是,凡事均有例外,如果这种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刚性的需求,例如考研、司法考试、会记考试等等,在这类学习中,因为人们对于目标的追求是刚性的,刚性的前提往往伴随着利益,而且这种利益与其收益收益是直接挂钩的,联系就会越来越深,尤其是学习组织中的意见领袖更是如此。
看看大家对学习社群的感受
寒冬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当初加入学习社群为的一定是学习到知识,最后为何不再学习甚至是不好好学习呢?
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好回答,因为造成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知识内容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含金量,知识枯燥、学习成员之间的积极性不强、没有好的学习和监督机制、学习任务繁重,没有了学习需求等等情况,而不同的原因项下必然有不同的心态。
什么是心态:就是心理状态,其包括在当时情景中产生的心理状态以及事后回忆所产生心理状态,其属于短时间的一种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其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如果因为知识太难导致其不去好好学习,其心理状态应该是抗拒,因为知识太难,学不懂,内心就开始抗拒;
第二、如果因为学习任务繁重不好好学习,其心态应该是认为存在压力,因为任务繁重,心态产生压力,内衣开始逃避和拒绝。
第三、如果没有很好的学习监督机制,其心态就是随意,没有监督,所以一切都无所谓,无所谓自然无需好好学习。
第四、如果没有学习需求,其心态就是放弃和无所谓,因为我已经没有需求,对于学习社群的知识自然无所谓。
琳琳是位极其认真和自律的人:
身处学习社群,我的感受:
只要自己下决心参加的,一定认真执行。
但注意力有限、学习社群状况不一,所以,身处学习社群:
1、需要定期回顾初心,看看自己参加社群的目的是什么?收获是什么?下一步计划?
打比方,回顾的重要性:
2019年初回顾自己的2018年,发现加入007,这个现在看来比较普通的决定,却带给自己很大的突破和收获:
突破恐惧,习惯别人叫自己的名字;
突破恐惧,参加敦煌游学;
突破恐惧,开启日更演讲;
与更多优秀的人进行链接,获得更多力量,看到更大的天地。
比起写和说,得到的更多,这个过程需要长时间的感受和不定期回顾,赋予意义。下一步继续践行。而对于其他人觉得007合不合适,需要回顾他自己的初心和收获。
2、任务有精力完成吗?可以的话,现阶段目标是什么?跟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是主导?运行一段时间,看看是否有利于目标达成,然后再调整角色。
比如,六维思考帽写作是个非常棒的思考工具,可以配套自己的思考进行,同时站在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有利于全面看待问题。所以这样的社群是很有价值的,现阶段目标,先参与,跟下来,进行学习了解。下一阶段,多表达自己的想法。
3、不可以的话,自己目前的接受程度怎样(是否合适),或者自己现阶段的需求程度(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或者需要突破的瓶颈吗?),不合适的话先缓冲,之后找合适机会再学习。
比如,参加的有些课程,觉得不错,但现阶段要先突破重点,所以可以先放放,找合适时机再学习。
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会很上进?
1、自己有时间
2、作业或讨论有规律
3、社群目的性明确
4、能够靠上自己目前所需
什么样的情况想逃离?
1、灌水聊天
2、跟自己无关
3、认知、理解的差异,有些碰撞很棒,但太极端不喜欢。
什么样的情况提不起兴趣来?
1、社群毫无规则
2、讨论交互性差
阳青的观点很全面
加入社群的动机
社群也就是微信群,一群志群相投的人,在一起做一件事。
1、加入社群有更大的学习动力,比如写作、演讲、育儿等。
2、认识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多看多学习,提高认知,加速成长。
3、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去刻意练习,互相监督,养成好习惯。
4、寻找存在感和认可,在群体努力,第一时间得到小伙伴认可和反馈。
但是也有不好的后果
1、有些社群无门槛,比较混乱、打广告、小视频。
2、去主动加小伙伴微信。对个人进行骚扰。
3、社群太多,分散注意力,影响到正常工作生活。
4、过度用手机、对身体健康有危害,比如视力、颈椎!
5、虚拟世界多,减少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机会和亲密的感情培养。
6、个人信息的丢失。比如电话、职业、年龄、职业甚至身份证号码。
少鹏的观点最为深刻:
先从社会学习与学校学习的差异开始说起。
# 学校学习和社会学习
我们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无可避免地,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终身学习成为必须。但是,经过了十几年的反复训练,我们已经内隐了在学校中习得模式。
在学校中,学习和实践是分离的。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我们不停地学习,却极少在生活中实践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在中学中,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和演练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几乎每个人都被它折磨得痛苦不堪。
经过了在学校的长期规训,许多人会培养出一种逃避实践的思维模式:必须积累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参与实践。进而,这种思维模式又培养了一种松鼠症式的知识囤积习惯: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幻想着它们在某一天能用得上,却从来不思考如何能将知识马上应用于实践。
而真实世界要求你当下行动,快速产出。在学校中学习的更多是书面知识,它是外显的、清晰的、标准化的、容易测量的,而在社会中我们需要的是行动的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内隐的、模糊的、并且不同的场景往往有不同的做法。这需要我们更多地观察他人和场景,更多地反思,更多地跟人学而不跟书本学。
面对这样的新要求,你感到束手无策。
在学校中,我们被培养成一个“超人”。我们相信,学校如战场,他人即对手。在学校中,我们永远孤军奋战,而知识就是我们的弹药。当我们的个人知识和技能不断增加,并在考试中超过他人,我们就成为了一个更优秀的学生(也意味着一个更有前途的未来,一个更优秀的个人)。
进入社会后,我们依旧因循这个隐喻,更努力地学习,看各种书、报各种课,我们期望自己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变得越来越强大,这样就可以出人头地。
可是,这种学习隐喻恰恰背离了一个最基本的现实:真实的社会是一个协作的社会,我们并不需要掌握所有的知识和技能。作为一个替代方案,我们可以通过连接有知识的人来解决问题,这样更快,而且成本更低。
在学校中,强调的是“短板思维”,我们的知识和能力组合中不能有短板,这在强调基础、并且知识量有限的学校学习中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真实生活中,我们需要的是“长板思维”,加强自己的优势,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并通过连接他人来解决更大的问题。
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和诗人塞缪尔·约翰逊曾说过:知识有两种:我们亲身知晓某个主题,或者我们知道从何处找到相关信息。
这带给我们一个洞察,在信息超载的时代,比起知道是什么和如何做更重要的,是知道在哪里和谁:你需要知道解决问题的知识和人在哪里,如何可以找到他们,并获得他们的协助。
# 共创社群
通过以上反思,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种新的学习观,一种以实践和协作为导向,而非以获取知识和个体学习为导向的学习观。
一个共创社群是什么样的?很多人马上想到这样一副图景:把人聚集起来,在社群中共同学习和创造,但有些困难很难克服:
- 1. 要让一群陌生人建立信任,需要很长时间;
- 2. 每个人的背景、兴趣和地域不一样,要创造出共同的项目不容易;
- 3. 基于线上的讨论和实践不容易执行。
例如:一位教育创业者希望带领团队创造更好的教育产品;一位白领希望帮助自己和更多人更有效地处理转行问题;一位大学生希望在自己的支教社团中设计更好的支教课程……这类问题不是通过一两篇文章就可以解决的。
创造过程和创造者的生活和社群紧密相连。每一个学习者的背后,也都有一个自己的社群。
# 社群组织者如何为共创提供支持?
为学员提供的共创支持,聚焦于两点:
- 更接近于本质的知识,也就是知识的知识。
- 更好的共创流程
什么是更接近本质的知识?我们的答案是模型。大脑偏好模式,总是习惯性地在纷乱的世界中寻找规律和意义。
说到模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这些模型总共超过一百个,都非常棒,但它们更多为了查理芒格自身的职业需求——评估企业,并发现有价值的投资对象——而积累的,这样的需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
可以尝试去建立一个更日常化的模型库,也就是关于我们日常事物、现象和行为的模型库,例如像自我,情绪、学习、沟通、用户、产品等等的模型。
为什么要以日常事物、现象和行为做为对象去建立模型库?因为它们更具有通用性,可以更方便地在我们的生活中,根据我们的意图去应用模型。
例如,如果我们想改善学习或者设计一个学习产品,我们可以应用学习模型。以下是一个最基本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型:理解了这个模型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模型中的要素逐一设计改善学习的行为,如:
- 1. 如何降低环境信息的干扰?
- 2. 如何在工作记忆中容纳更多的信息?
- 3. 如何更容易地提取知识?
- 应用模型,让你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去思考,去行动,去创造。
# 知识创造螺旋:更好的共创流程
作为一个共创社群,共创流程的质量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创造的本质是知识的创造,并且,只有当知识可以在社群中流动、创造并且沉淀到社群当中,社群的知识才会不断增长,社群才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野中郁次郎是国际知名的知识管理专家,被誉为“知识管理理论之父”、“知识管理的拓荒者”,他提出了知识创造螺旋模型。
包括四个步骤,内在化、共同化、表出化和联结化。
- 1. 在内在化阶段,学习者通过培训、阅读等方式从系统中获得知识。
- 2. 在共同化阶段,学习者在自己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并产生个人化的内隐理解。
- 3. 进入表出化阶段,学习者和其他学习者一道,通过对话把实践中产生的个人内隐知识变成外显的知识。
- 4. 最终,这些外显知识会整合到整个社群的知识系统里,这就完成联结化的阶段。以上,就是知识创造的螺旋。
对应知识创造螺旋的四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可以设计了对应的内容或活动:
- 1. 内在化:我们为学员提供了模型库课程,以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社群的核心知识模型。同时,我们还会为学员推荐精读书单,帮助学员更好地阅读我们推荐的图书。
- 2. 共同化:提供资金和经验支持,鼓励每个学员发起自己的个人实践或共创项目,把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当中。
- 3. 表出化:完成了实践之后,邀请学员参与社群分享,把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让它变成整个社群的知识。
- 4. 联结化:我们将会提供一个核心知识的模型库作为社群学习的起点,同时学员在实践和对话中总结出来的知识也会沉淀到社群模型库中,让社群的知识变得更加丰富。
社群共创的通病是:起点低、效率差、经验和知识无法积累。
有了共创流程和模型库,创造就不是每次从零开始。它有了一个高的起点,一个更快速、更有效的协同创造过程,并且能够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让你的创造不断进步。
以上是对于共创社群的思考和设计。正如之前所说,学习不是单纯的获取知识,而是共同创造。
我的观点相对简单:
面对学习社群,不能好好的去学习,无非两方面:
1.社群本身
社群的规则架构,社群内的人员、氛围及价值观等等是否与自己相匹配。不适合自己的,你是怎么也融不进去的。想要好好学习,选与自己相匹配的社群是第一位的。
2.自己本身
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精力,自己的心态,自己的价值观等等,也决定了你在学习社群里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