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道路上五六辆货车拉着貌似方舱的组件,行驶的大巴也刚好拐弯顺着货车的方向开,沉默了一路的人们开始叽叽喳喳地担忧起来,好在没开多远停在了一个酒店门口。
拍照给爸妈朋友报个平安,顺手查了一下酒店评价,最新的评价停留在新冠元年2020年,说酒店有果园和小动物,饭后去后院看看孔雀,鸽子,猕猴,羊驼,梅花鹿,夏天还能摘桑葚。一路走来,绿树成荫,排着队进酒店,数着小道上在城市可看不到的硕大蚂蚁,终于到我了。按照大白小姐姐提示扫码加了医疗组成员微信,通过好友之后进群,领了消毒片体温计跟着指示径直往里走,身后传来大白姐姐和后面老爷爷夹杂浓重口音的声音。
“有手机吗?”
“有”
“打开你的微信”
“微信?”
我上了二层,声音渐渐远去。从走廊落地窗往下看是个小院子,正值五月,大朵大朵的月季开得正艳,十分可爱。
大白领着我们认了房间,登记了姓名,跟我们说在修电路,大概五点半来电,让我们等等。跟住隔壁房间的室友说了声视频见,各自进了屋。标间,一水的红木家具,灰白木纹墙纸,同色系的遮光窗帘。进门左手卫生间,马桶,大浴缸,洗漱台摆着一次性卫浴用品和一个小吹风。出来一个小衣柜,落地镜,往前走还有一个小惊喜,竟然还有一个小冰箱,可以喝上冰可乐了。再往前左边摆着双人床,一床铺着雪白的床单被子和一个枕头,另一床裸着床垫。右边是个桌子,旁边还有个电视,上边是空调,这儿当工作区了。窗台边还有一个圆桌,一个椅子,自己划成餐区了。
开始收拾东西,领的消毒片放入房间的大喷壶中,按照说明放了4片1L水,等15分钟反应均匀,开始房间喷洒消毒。可加压喷壶没使过,按照步骤操作也还是喷不出水来,给室友打了个视频求教,就告诉我拧开放消毒片加水拧紧之后把最上面的杆多提几次往里面加压,按壶上面的按钮就行了。听完我想,我也知道大象放进冰箱是三个步骤。试着打了一下气,发现气都外漏了,没办法给瓶子加压,重新紧了紧瓶身,终于行了。一边洒一边觉得自己像在田里洒农药,农民伯伯洒农药让田间作物长得更强壮茂盛不被害虫所害,希望我们在这儿隔离的人也能顺利平安回家。
收拾着,灯亮了,来电了,过了会儿听外面有人敲门,一看是领我们到房间的大白大哥,站门口让我试试电器怎么样,灯坏没坏,告诉我总开关在床头。我晕晕乎乎去床头,整面白墙,问道“在哪儿呀?”“床头!”我低头一看,两床中间的床头柜上遍布按钮,所有灯,空调,电视的按钮全在上面,是我没见过世面了,好几年前就有这种智能家居总控思维还挺先进。试了试都没啥毛病,感谢了大哥,顺便问了问网,这儿还搜不到一个WiFi。他听完说他去问问,应该马上好。
关门我继续收拾,换上自己的拖鞋和睡衣,目前还不知期限的隔离日子估计都这一身ootd了。没一会儿又听到敲门声,还是那大哥,告诉我WiFi名,说直接连就行,我道了声谢,他快步去忙了。真是负责任靠谱,再看着小区群里留守居家隔离的邻居们一直问自己的菜和快递什么时候送过来,自己面对未知和不确定的心稍微稳当了些。
研读了一下入住须知,隔离保障团队分为服务组和隔离组,隔离期间如有服务问题在群内找服务组人员,医疗问题找医疗组解决。早中午饭定时发放,敲门放置在屋外凳子上;室内垃圾放在黄色垃圾袋里打包好放屋外地上;不允许抽烟和使用大功率电器;不允许擅自走出房门,公共区域会有监控;可收日用品等快递,不能点外卖。
到晚上6点听到了送餐的敲门声,开门取了餐,每人一天两瓶矿泉水,晚餐两荤两素,一根香蕉,一杯酸奶,一碗小米粥,一碗大白饭,看了看还有排骨,爱了爱了。拍照给老爸老妈看,打算我们仨沉寂多日的微信群后面几天都是我的一日三餐,图片发送,输入文字“晚饭”。和室友打了个视频,假装在一起面对面吃饭,点评了一下饭菜,集中隔离的第一晚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