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要放弃的时候 就会有人给你一点点勇气
即使那个光很微弱 但是我要求不高
会埋怨自己 为什么让自己过的这么辛苦
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应这个社会
想找座山 一座有庙的山
不是什么矫情的话
至少
懂事以后 毕业以前 很迷恋所谓的完全独立
有一种英雄主义的浪漫情结
后来每每想起觉得狠可笑 一度成为了我家的饭后余谈
完全独立是当初我的一种幼稚的自我保护方式
而现在的想法是 希望和自己亲密的人之间各自为王 但又相互容忍 彼此自由
唯一怀念的就是当时会有很多一个人和自己相处的时间 或许说孤独是一种我现在很珍惜的状态
其实英雄主义的浪漫情怀一直还在内心有个大我和小我
有一种儒家的崇理性却又偏执于道家的偏自然与直觉的浪漫
所以我给人的感觉总是冷漠 傲娇
但是这样随着时间 对于很多失去的抵抗力慢慢变强
不是刻意抑制自己的欲望 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
明白自己该选择什么 舍弃什么
这样以来 对于这个我一直介怀的那条不平坦的路也就有了释然
里克尔写的“什么是甜蜜的生活 或许通过凝视 我掌心的图纹 满是皱纹和线条” 这句话现在也能理解了
即使偶尔有情绪 也不会让自己无法自拔
觉得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 人的本能偶尔会想起小时侯 想想那些其实被过分美化的孩童时期和现在被无限放大的以为坏到极致的境况
在我现在看来 不过是一场阶段性的意淫
很多本质上的东西是不会变的
“写作最重要的就是重压之下依然保持优雅”---午夜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