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人,30-40岁之间,大多数都已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新家庭,而原来有爸爸妈妈在的家庭成为了“原生家庭”。
对很多80后的小家庭来说,或许是自己带孩子,也有的是姥姥过奶奶带孩子,主要是为了帮自己的儿子减轻压力。
但你想过孩子的姥姥或奶奶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吗?从你的角度看,她过得挺好的,有吃有喝,带孩子,或接孩子上学、放学。
对我的妈妈来说,也经历着大多数奶奶在经历的事。
80后的我,上面有个哥哥,孩子5岁,可以说,从孩子出生,我老妈就在我哥那看孩子(我哥上学考出去了,在市里没了房子,老家是农村的)。
老妈看孩子的生活不知道要过多少年,一切都是未知。
这一点给了我一个感受,老妈这一生经历至少三个家庭,第一个是老妈从小成长的家庭(有她的爸爸妈妈)。
第二个是结婚后,生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她一生为孩子操劳,只要是对孩子好的,她从来没有怨言。
第三个是在哥哥家,哥哥结婚后组成的家庭,但实际上,哥哥这个家,并没有把老妈当成自己家的一份子,只是过来帮忙带孩子,等孩子长大了,不需要奶奶了,奶奶又会回来老家农村。而这时,曾经属于老妈的家,因老爸长期一个人生活习惯了,却有些容不得老妈了。
在我看来,到最后,老妈这一生都没有真正的归属。可能是我所在的“原生家庭”里留下了太多传统的思想导致的,比如说重男轻女。
关于重男轻女这件事,我问过老爸很多次,他有时候承认他是重男轻女了,但有时候否认,原因是他觉得没有亏欠我,但这只是从他的角度看,他不想让自己有愧疚,才会这样。
实际上,我所在的原生家庭是一个重男轻女比较严重的家庭。
家里我还有个妹妹,为什么会有妹妹呢?原因是想再要个儿子,结果生了个闺女。闺女不被待见,妹妹初中毕业后,没考上高中就不念了,如果是个儿子的话,会让他去念中专,不会让他就在老家。
妹妹毕业后,学习了缝纫,工作了几年存了一些钱,在爷爷认识的媒人介绍下,认识了一个同龄的男生,大约一年多,就匆匆忙忙的结婚了。
匆忙的原因是妹妹跟老爸老妈因为什么事赌气,想快点离开这个家,但最后却进入另一个“地狱”。那时我刚好上大四,还有半年毕业。
婚后没多久,妹妹就怀孕了,一直没工作,生了个男孩,一直带孩子。
妹妹刚结婚的前两三年,她经常回娘家住,可能是因为婚后不习惯自己的“小家”。
而妹妹以后也可能会跟老妈一样要经历第三个家庭,因为她将来会成为奶奶。
女人这一生,是不是生了男孩,大多数都要经历三个家庭,如果生女孩(没有兄弟),可能会有很美好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