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学习了《有钱人和你不一样》书中的“语言设定”,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模仿”,也就是“你小时候看到了什么”,这也是第二种制约。
下面,我来问你几个问题:你的父母是不是能够较好地管理金钱?
他们是很爱花钱,还是很节俭?他们的收入是否稳定?钱是你们家的欢乐之源,还是痛苦之源?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因为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这不仅体现在父母对孩子言语上的说教,还体现在父母给孩子做的榜样。
孩子是擅长模仿的,而在小时候,他们最常模仿的对象就是他们的父母。所以,父母怎样对待金钱,孩子就会怎样对待金钱。
一般而言,在与钱有关的事情上,我们的态度往往是和爸爸或妈妈相同,或者是结合了双亲的做法。
就比如,当家里有了一笔钱之后,你父母的第一选择一定不是用钱生钱,或者投资买房,他们一定会果断存进银行,是吗?
因为没有一笔可以垫底的钱,他们总会觉得没有安全感。
那么,再看看你自己,当你得到了一笔钱时,你的第一选择是什么呢?
是吧,和父母一样你选择存进银行,即使利息少得可怜,你也觉得很开心,因为那会带给你安全感。
当然,也有人说:“我才不会这样呢,我会全部花光,和我父母的做法完全相反!”
我想,那是因为你太生父母的气了。在小时候,就算你再不喜欢父母对待金钱的方式,就算你向他们表达了你的意见。
他们会在意你的看法吗?不会,因为在他们眼中,你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儿。
于是,我们会怨恨父母,甚至带着这种怨恨一直成长。我们心中总有一口恶气,那就是告诉自己永远不要变成父母那样的人。
这股怨气驱使我们拼命工作,努力挣钱。可是每多挣一分钱,我们心里的怨恨又多了一分。
最后,我们终于承受不住这种怨恨的重量了,想着:算了吧,就这样吧!然后,一股脑儿地将钱花掉。
可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钱不应该成为泄愤的工具。被丢开的不应该是钱,而是我们心中的愤怒和怨恨呀。
如果不丢掉这些,那么,不管我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我们都不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和平静。
追求财富和成就的原因或者动力,是非常重要的力量。
如果你的动力来源并不是正面的。
例如你是出于恐惧、愤怒而想致富,或者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想成功,那么你的钱永远不会带给你快乐。
那么,你现在可以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为了获得安全感才努力挣钱呢?”追求安全感就是一种恐惧心理。
也许有人还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挣了足够多的钱,我就不会感到恐惧了。”
开什么玩笑,恐惧不是一个问题,它是一种习惯。挣了大钱只会让你的恐惧进一步放大,你会日夜担心自己会不会失去它。
所以,不管你的金钱观和你的父母是相似,还是背道而驰,你必须要认清这样一件事情:你确确实实受到他们的影响了。
那么,想要突破他们的影响其实也很简单。
请你仔细想一想你和父母在处理金钱问题上的异同,找到那些影响你财务生活的行为。
然后告诉自己这些并不是所谓的“天命”,而是你后天习得的技能,你可以也有权利改变它们。加油!了不起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