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出自《道德经》第41章,意思是说:上等学者得知“道”则勤奋研究并努力践行,中等学者得知“道”则部分铭记而部分丢失,下等学者得知“道”则时而嘲笑和时而鄙视。
士是有智慧和有能力的人,而人的智慧和能力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等学者有觉悟,有素质和有品格;他们知道,懂道和悟道之后,就会认认真真地遵循道,勤勤恳恳践行道,无为不欲,顺其自然。因为大彻大悟,所以坚定不移,因为遵道积德,所以事半功倍,因为持之以恒,所以功成名就。
中等学者有知识和有文化,他们得知“道”后,半信半疑,半推半就,明白一些道理,难舍一些贪欲,时而积德,时而纵欲,观念不定,行为不轨,随遇而安,随心而动。所以,既有成功,也有失败。
下等学者有欲望和有贪婪,他们得知“道”后,嘲笑挖苦,鄙视怀疑,有眼不识泰山,有脑不认道理,纵欲上瘾,贪婪成性,随心所欲,一意孤行。所以,一事无成,半途而废。
人是千差万别的,良莠不齐的和三六九等的;领悟大道的水平和践行大道的程度通常可以决定自己的结果和终局。那些坚持的人多数会达到富裕和尊贵的层级;那些偶尔闻道,悟道和循道的人多数过着平凡和庸俗的生活;那些从不闻道,悟道和循道的人多数处在饥寒和困苦的境地。
人生的秘籍就是观念,方法加行动;闻道,懂道和悟道是最主要的,遵道,循道和按道是最重要的,行德,修德和积德是最必要的。道是万物的本质,是万事的本源,是万变的本因;观念就是尊大道是万能的主,奉大道为万事的宗,信大道当万变的神;方法就是遵道而行,顺势而为,按理而动,就是依法守则,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做法就是无为,节欲和不贪,就是柔弱,反动和缓慢;行动就是坚定不移,持续不断,连续不停,就是日积月累,周增季加,年年有余。
洞察他人的段位和水平,不要看眼前的地位,声望和财富,而要看他们对原理,本质和根源领悟的水平,还要看他们遵循不欲,循道不贪和按道不求的程度,也要看他们持续,连续和继续的时间。愚夫看果,智者究因。凡是遵道积德的,注重环境,局面和趋势的,强调资源,条件和能力,提供价值,意义和作用的,坚持不懈的,连续不断的和持之以恒的,都会荣华富贵,繁荣昌盛和灿烂辉煌的。
遵道积德的内容之一就是信奉反者道之动和弱者道之用的观念;采取逆向思维和反向操作的方法,用付出换取收入,用投资产生回报,用利他换来利己;坚持不懈,连续不断和持续不停;通常都会成就事业和建立功勋。而那些害怕投资,嘲笑付出和讥笑坚持的人们通常保持着凡夫俗子的地位和平庸乏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