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生活,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实在是老生常谈。可是最近被几个马上要毕业的弟弟妹妹问的头疼,索性写了一篇文章。
其实我也才二十几岁,刚工作四年,他们之所以会问到我也是广撒网到处问人的结果。她们随意我可不敢马虎,毕竟我不觉得这是闲聊,我要对我所说的话负责!
开始交流的时候就很不畅,不管我说什么,他们都会拿这个老师的道理挡我,那个长辈的理论戳我,百般无奈之下,我和她们说了一个故事----《小马过河》。
小马要去远处的村子办事,一条小河成了拦路虎,他犹豫不觉,就向过来人询问经验,牛伯伯诚恳地说河水不深,只到小腿肚子。
小马放心大胆地正准备过河,好心的松鼠大声警告他,河水太深了,曾经卷走了它的家人。
小马茫然无措的哭着跑回家,最后还是在妈妈的陪伴下自己小心翼翼的过了河,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河水既不像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松鼠说的那么深。
小马特别感激她的妈妈,非常高兴的去办事了。
你是不是觉得好像在哪听过?其实这就是我们的小学课文啊!小故事大道理,可是很多人长大了,就慢慢遗忘了。
遇到未知感到迷茫有所胆怯都是很正常的,人只要活着,不停的成长都会经历迷茫期。
询问过来人的经验也是明智之举,但不能把他人的意见当作绝对真理。今天他说的有道理,明天她说的也没错,很快,你就会淹没在理论的海洋里,分不清东南西北,问的越多反而更迷茫。
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他的独特性和局限性,你可以听取他人的意见,但更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去尝试,不尝试怎么知道大城市小城市到底哪个更适合你,而不是哪个更好!
不尝试你永远都不知道你会获得什么,甚至能够知道过来人不知道的道理;
不尝试你就摸索不出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的人生方程式,那体验妙不可言,独一无二。
另外,我想告诉大家,也告诉自己,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是我们自己的事,和别人没有太大关系。
我们在听取别人意见时,容易被社会两派比较极端的价值观绑架----------选择大城市就是努力奋斗、积极进取;选择小城市就是不思进取、安逸舒适。
其实大城市有它的随性诗意,小城市也有它的艰辛不易。怎么可以如此简单定论呢?
世界是多元化的,这样极端片面的价值观容易拖累很多看不开的朋友。
有些人明明呆在大城市感觉累了,倦了,想家了,渴望回到小城市,却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需要承受类似于“混的不行才回来”的碎言碎语,只好抱着“死都要死在大城市”的决心苦苦挣扎。
而有些人心怀梦想,还未丰满羽翼,就觉得小城市束缚了自己的飞翔,盲目的往大城市冲,撞得头破血流。
谁规定了选择大城市就是比选择小城市的人们高尚?谁划分了选择大城市或是小城市的对错标准?没有人有这份权利判决!也没有科学依据支持这些谬论!
城市本没有错,你成功与否,你是否幸福,城市都没有义务替你背这个责任。要想过好自己的人生,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需要努力。哪里都是一样,不一样的只是人的能力和心态。
内在决定外在,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朋友,答应我,无论你最终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厌倦了,就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丰富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再单一化,找不找其他的可能性,也可以找我聊聊天。只要我们愿意,我们每个人在探索人生的路上都不再是一个孤独的飞鸟。
生活不易,想通我们到底在意什么,并坚定自己的初心不放弃,我想我们都可以过得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