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比较松,因为喝酒比较多,第二天起不来,跑步坚持的一般;简书也是不常更新,整个人本应轻松一点,但这么几天下来,还是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一、当我们身处低潮的时候,请多看看身边那些励志的榜样。
特别佩服那些坚持做事情的人,比如,有个"听南方"的微信公众号,每天晚上九点播送一段语音;有个司考老师叫蔡雅奇,每天早晨跑10公里,发一段有关刑法的知识;当然还有那个著名的罗胖,每天早晨推送六十秒的语音。
以前我也在想,日更是否有必要,现在才深刻的感到,不是有没有必要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很多事情,是否有必要,只是从某一个角度,某一个时段去看,现在没必要,以后未必不重要;从这个角度看没必要,一路走来可能在其他方面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的说,当你做一件事情时,抱着坚持的态度,你就输了。我感觉这是更高一个层次,对多数人来说,开始时,还是需要坚持做一件事情,直到有一天成为习惯,成为内心的一种需要。
当我们身处低潮的时候,多看看身边那些励志的榜样,我们可能做不到他们那么好,但起码不要停下来,不要和别人的差距越拉越大。
二、身处低潮就像一个怪圈,你越不及时走出来,就越难走出来。
就比如写作,两三天没有写,还惦记这件事情;一个星期没有写,可能写作的愿望,或者写作的灵感就越来越少了;一个月没有写,可能这个爱好就中断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捡起来。
当我们身处低潮时,需要给自己定个时限,是一天、三天还是一周,时间再长,陷入恶性循环,就更难调整过来。看着周围的人很轻松,很惬意,也会对自己说,这么忙有意义吗,能不能对自己好一点。一旦有了这种意识,想紧起来就越来越难。
三、当我们身处低潮时,强迫自己做两件疯狂的事情,效果会好一些。
以前状态莫名不好时,会试着跑个长距离,在挥汗如雨的过程中,一些迷茫、一些负面的情绪随之而去。
就像现在,我也知道写的质量不高,但就想坚持下去,不想失去简书这个平台,不想放弃写作这个爱好。我也关注了很多朋友,也看到因为各种原因,很多人停止了更新,其实他们写过很优秀的文章,如果能坚持,结果应该也很不错。
还记得在学校时,经常有各种考试,对自己一直有个清醒客观的评价。走入社会,随着工作年龄的增长,工作阅历的增加,没有了什么考试,没有什么硬性任务,全靠自觉自律,我们也越来越会欺骗自己,麻痹自己,对自己好一点。
还是喜欢忙碌一些的生活,还是喜欢充实的自己,希望自己能继续坚持下去,与大家共勉。
end。谢谢阅读,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