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向我求助,她是一名小学老师,因为新冠肺炎,她所在的学校也开始实行“网上授课”,这段时间她的拖延症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上课要准备的课件总是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完成。
前几天在《纽约时报》上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为什么拖延?(与自我控制无关)”。
作者是夏洛特·利伯曼,毕业于哈佛大学,专门撰写心理学的文章。
为什么拖延?
利伯曼给出的观点是,拖延是因为我们的心情不好。
拖延并不是一种性格缺陷,也不是时间管理能力的问题,而是一种应对某些任务(无聊,焦虑,不安全,沮丧,不满,自我怀疑等)引起的挑战性情绪和负面情绪而采取的方法。
举个例子,就像我们写文章,看着一个空白文档,你可能会想,“我不够聪明,没办法写”。又或者写出来之后,又怕别人说你写不好,而迟迟不肯落笔。
再想想我那个朋友的问题,对于老师来说,网上授课可比在教室讲课压力大多了,因为不仅仅只是面对学生了,还有随时过来旁听的家长,甚至是学校领导。正是这份压力,加剧了她的拖延症。
所以啊,拖延不是因为你懒,而是有负面情绪在拽着你。
为什么我们会选择拖延来应对这个负面情绪呢?
最简单的道理,拖延能够帮助你缓解压力。当我们拖延时,大脑潜意识会认为我们把正在推迟的任务交给“未来的我”,跟“现在的我”没关系了。
你看,这就是拖延带来的收益,有收益就会上瘾,而且很容易养成习惯。
当然,拖延只是在逃避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毕竟“未来的你”还是你啊。
如何解决拖延症?
改变一个习惯无非从两个方向入手,一个从内而外,一个从外而内。
先说说从内而外,即从内心开始改变,这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原谅自己,避免让负面情绪带入到下一次拖延。
比如说,当自己早上起床发现已经十点了,这时候不要埋怨怪责自己太多,而是原谅自己,会让你更加容易投入新的一天。
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增强自己的积极情绪,赶走负面情绪。
比方说,自己的写作水平有限,那你可以这样想啊,“万事开头难嘛,反正我写多了就会了,总比什么都不写好吧。”
还有就是从外而内,即借助外力改变。
放置障碍,引起一定程度的挫败感或焦虑来改善拖延。
比如说你学习过程中,总是习惯性看手机。那你可以给手机设置一个很长的开机密码,比如说12位的数字,这样下次想看手机,你就得输入一场串的数字。
尽可能容易,让自己想做的事情尽可能地容易。
举个例子,如果您想在上班前去健身房,但又不是早起的人,那你可以穿着运动服睡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