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去单位,已经成为我的习惯,有时间看看路上的风景,有心思去细细揣摩时空的变化。
在小区的门口,有一株玉兰树,早已观察她多个时日。今天路过的时候,不觉又抬头看去,只见一个个花苞翘立枝头,独自芬芳。在春风的授意下,在春水的催促中,日夜兼程,集聚能量,欲与梅花争锋,要与牡丹赛艳,单等太阳改变角度,东风暗换年华,便要娇娇嫩嫩,袅袅婷婷,一身裙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但有一枝堪比玉,何须九畹始征兰”,白玉兰的雅名由此而来。玉兰,又名望春、辛夷、玉堂春等,《群芳谱》中记载:“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玉兰,洁白无瑕。从古至今,描写玉兰的诗句数不胜数:“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玉兰,象征着吉祥如意、感恩的心、坚贞守护和高洁品质。
但有玉兰花开处,皆亭亭玉立,袅袅娜娜,着一袭裙裾,白色素洁淡雅,粉色雍容华贵,这风中的美人,一出场便大开大合;这大家的闺秀,一出世就落落大方。暗香徐吐,只留香气满乾坤,绿叶垂芳根,无人自芬芳。
黄土地一如冬天,黄草漫漫,黄土依依,一切依旧,一切照旧。抬头张望,一排柳树黄绿可辨,笼罩在一片黄绿色的青烟里。而我的步行道里,左右两侧树枝交叉成一道天然的走廊,盛夏时节,就是一道天然的绿色长廊,林荫蔽日,甚是清凉。“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一场阳光盛宴,一次天地狂欢,催生出如此绚烂、浪漫之繁华。不须轻歌曼舞,不须涉足远行,更不须跋山涉水,于平常小道之中,于一花一草之间,便可嗅知人间风物,读懂世间繁华。
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 。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风俗: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鱼玄机《折杨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折柳赠别”蕴含着一种对友人“春常在”的美好祝愿,也喻意亲人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折柳”一词也寓含“怀远”之意。张九龄“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李白“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既然折柳表示这诸多离愁恨念,那我们不折柳也好,省得“执手相看泪眼”之殇,保护了自然,保护了生态,可谓快哉!
何况,春回大地,一路春歌,桃李翻飞梨花俏,到处都是欣欣然的喜人景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