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简介
“二月,丙戌(初一),炀帝下令命吏部尚书牛弘等人议定皇帝的车驾服饰、仪仗制度。任命开府仪同三司何稠为太府少卿,负责督办,送至江都。何稠聪慧精巧,搏览群书,参酌古今制度,作了不少增删。他在天子礼服上画日、月、星、辰,用漆纱制成皮帽。何稠又制成三万六千人的黄麾仪仗,以及格辇、车舆和皇后的仪仗,文武百官的礼服,都力求华丽壮观以使炀帝满意。又向各州县征收羽毛,百姓为了搜捕鸟兽,水上陆地都置满了捕鸟兽的罗网,可用作羽毛装饰的鸟兽差不多都被捕尽杀绝。乌程有棵很高的树超过百尺,树周没有可以攀附的枝条,树上有鹤巢,有人要捉鹤,但爬不上树,就砍伐树根。鹤怕它的孩子被杀,就自己将羽毛拔下来扔在地上。当时有人称之为吉祥的征兆,说:'天子制羽仪,鸟兽自动献羽毛。'服役的工匠有十万多人,用的金银钱帛不可胜数。炀帝每次出行,羽仪仪仗队伍把街巷都挤满了,连绵二十多里。三月,庚午(疑误),炀帝从江都出发。夏季,四月,庚戌(二十六日),从伊阙排列千乘万骑的车驾仪仗进入东京。辛亥(二十七日),炀帝驾临端门,下诏大赦天下,免除当年的租赋。制定五品以上文官的车、上朝时的礼服、佩玉等品级规制;武官的马要用珍贵的贝类来装饰,人们必须戴头巾,穿骑服。礼乐典章的盛大景况,近世无法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