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对于这句话,在结婚生子之前,我未曾有切身体会。自从有了孩子之后,经历一些事情,才深深的意识到,父母对于孩子的示范和影响力,将影响孩子一生。反过来,孩子就像一面镜子,能凸显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自己。
我女儿三岁,一天早上,吃完早饭,她想要看小猪佩奇,就问我手机放在哪里,我很随意的回答:“不知道”。但她却很大声的嚷到:“你自己的东西放在哪里都不知道!”看着才三岁的小小的她,我一下子愣住了。这语气、这语调、这语言,既然如此的似曾相识。老公在旁边打趣的说道:“女儿这样子好像你啊”。
是的,她这一刻确实很像我,像我偶尔对她的态度。瞬间,我脑海中浮现了太多情节。有时候我在家做家务不小心磕到,痛的直哼哼,女儿会在旁边无关痛痒的说一句:“你自己弄的”。她的反应让我觉得有些许的心寒,但我知道,这也是我曾经对于她摔跤,磕碰的态度,她哭哭啼啼的和我说好痛,我却随口一句:“自己弄的,只能忍着,快起来”。我理解她,她并不是冷漠不关心我,而只是学会了我对待这种情况的态度。
对于这些生活中小小的细节,在此之前,我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现在看着女儿,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有那么让人讨厌的一面。从女儿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不愿意看到的自己。
孩子的眼睛就像录像机,记录着父母的一言一行,并学习。父母知书达理,为人和善,孩子也不会差到哪里;父母粗暴无礼,自私贪婪,孩子只会变本加厉。孩子越小,影响越明显,因为孩子还没有认知的辨别能力,她们只有单纯的模仿。
记得女儿一岁多的时候,那会儿我们全家在广州,经常带女儿在小区里面玩。小区里有一个快4岁还没有上幼儿园的男孩,经常莫名其妙的就去攻击其他小孩,我女儿也被打过。带那个男孩下来的是他的父亲,每次都离的远远的,自己玩手机。对于这样一个“不受欢迎”的小孩,家长们都把自己孩子带的远远的,不愿跟他在一起。
后来有一次,那个小男孩又莫名其秒的打了一个很小的小孩。对方家长很生气,但男孩的爸爸没有任何道歉,对于自己儿子也没有任何的说教,就是气急败坏的当场就把男孩连拖带拽的拉到旁边,对他一顿拳打脚踢。旁边有老年人劝道,这样打下去会把孩子打出问题的,男孩儿父亲也不听不顾。
我突然觉得这个男孩好可怜。爸爸是经常这样对他拳打脚踢的,他也就是这样拳打脚踢的对待别人。当他还没有走向社会的时候,就已经走偏了,以后怎么办? 熊孩子背后永远都有一个熊家长。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纯洁无暇的白纸,对于孩子影响最早且影响最深的就是我们父母。孩子以后不同的差距也是来自父母创造的不同的环境。我们总想去要求和改变孩子,而往往忽视了,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也许更重要。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得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