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当你觉得迷茫的时候,可能是读书太少,睡得太少。
这段时间我的内心非常煎熬,想找到释放的出口,于是开始读书。第1本书是极简工作法,第2本书是彭小6的洋葱阅读。在看书的过程中也尝试学着用iPad做阅读笔记。非常神奇而又在意料之中的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烦躁的心慢慢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平静。
进入大学已经第5年了,今年即将毕业,当我回首整个大学期间我发现我认真读完的课外书,可能没有5本。但我爸爸与我交谈的时候总很羡慕我有机会能够进入高等学府得到教育,而我扪心自问,在读大学的这几年中除了在平时要让他上课考试前抱佛脚拼命努力,其他时间我的整个大脑都处在一个空白混沌的一个状态。
非常抱歉,在大学期间我们没有读书。
读书可以是一个动词,讲的是我们在接受的教育,但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是拿到书本进行深刻思维上的提升,这一些是我们所欠缺的。
随着手机的普遍使用,我们觉得我们接触了最快学习方式,但是他占据了我们碎片空间,让我们大多数人停留在短暂的娱乐。
彭小六在洋葱阅读法中提到的阅读三个能力,其中的一个是好奇心。回想起来在我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我真的读过很多书,国内国外的小说,童话,包括一些美丽的诗。我至今还能想起高中时购买到一本飞鸟集,在体育课上拿着它摇头晃脑背诵的场景。曾经的很多瞬间,我都能想起泰戈尔写的诗,想起他笔下的美丽,想起他笔下辩证的人生哲理和现实生活中的相互印证。
到了大学我们却逐渐的开始丢失读书的能力,这一切原因是什么呢?是社会告诉我们要专注于专业的学习吗?还是说上了大学之后我们面临的诱惑进一步增加,而我们在这诱惑中逐渐的迷失了我们。
答案显而易见,却无比残酷,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静不下心来读一本书,已经不会像小时候被强制背诵全文那样雕琢自己的记忆。我们开始沉浸在碎片化短暂信息带给大脑的冲击,指尖划过无数页面的快感。
非常高兴在大学的末尾我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开始面对自己的软弱。
这是思考的第2天,让我们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