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 第四章 容忍罪恶:为何善行之后会有恶行?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有志青年的思考。欢迎关注!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章说到意志力的极限,的确人们在过度使用意志力后会难以自控,但是也有很多时候人们是故意选择了屈服于欲望。下面是这章谈到的三个意志力陷阱、为什么会有这些陷阱以及在陷阱发生时怎么做会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自己:
警惕:
在成功做出一些自控的决定(善行)之后,对面诱惑,人们会更容易纵容自己(恶行)。这种时候人们满足于自己已达成的成就而不会去想纵容带来的后果与自己的目标背道而驰。
建议:
在自己面对诱惑时,不要仅仅想到自己已达成的成就,更要回想自己当初为什么要拒绝这个诱惑?再问一下自己:因为拒绝过诱惑一次,下一次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屈服于诱惑了吗?
警惕:
“明天我会把今天没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天就先放松一下吧;以后再锻炼,今天先不去健身房了”。我们总是错误地认为明天有比今天更多的时间,明天的我们比今天的我们更加自律更加理智,于是安排未来的我们多做点。但其实每一天都是一样的,未来的我们也并不是圣人,仍然可能做出和今天一样的决定,这种对未来的盲目乐观导致了拖延,可能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拖延。
建议:
要明白今天和明天并没有区别,只有今天能改变,把自己今天在做的决定当成给以后每一天的决定的承诺,这样再来看自己现在的感受如何。如果是在戒烟,不要告诉自己明天戒烟,而是告诉自己今天抽烟,那么以后每天都跟今天一样选择继续抽烟,这样的情况自己愿意接受吗?如果是在培养健身习惯,不要告诉自己明天去健身,今天就不健身,而是告诉自己今天决定不去健身,以后每一天也跟今天一样决定不去健身,这样的情况自己愿意见到吗?
警惕:
“有机”、零脂肪的高糖分脆饼。你是否因为关注一个事物的优点而忽略了它的缺点并允许自己沉溺其中?就像被它的光环占据了双眼,而看不到它的黑暗处。
建议:
当一件事物的光环影响到你,同时尽量去发现它的缺点,并用最具体的标准来表述出来(比如卡路里、花费的金额和时间等)以此判断做这件事是否和你的目标相符。
牢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以及要这么做的原因。不要用已有的成就来作放纵自己的许可证;不要拖延等待未来的“圣人”来解救自己,以对自己的未来更加负责的态度来做决定;同时也要警醒地视察每一个正在做的事物,用更加具体的标准来衡量是否符合自己的目标。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有志青年的思考。欢迎关注!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