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 鲁迅《风筝》
风筝是纯正的中国制造。可关于风筝起源何时?是谁发明的?到目前还无法得到确切的科学考证,学者们一般认为风筝最早是在春秋战国的鲁班和墨家开始使用的。
那风筝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根据明代陈沂《询刍录》记载:“初,五代汉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俗名呼风筝。”后来“风筝”这一名字就一直流传到今天。
关于风筝的故事,最著名的莫过于汉代名将韩信对其的鬼才运用了。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地道的距离,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城内,出其不意地攻下城池。而在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著名的“四面楚歌”的故事。
唐代高骈《风筝》诗云:“夜静弦声响碧空,官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
清代高鼎有诗《村居》云:“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还有清朝诗人郑板桥在《怀潍县》一诗中写道:“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家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生动灵活的画有古人放风筝的生活场景。
风筝本就是一个跨越千年的,充满历史色彩的天空精灵。
在最近收到的绘本《风筝:将艺术带上天空》(以下简称《风筝》)一书中,我又看到了风筝的更多面。
小风筝的大作用
多亏了风筝的发明,人类才能够身处地面而靠近浩渺的星空。
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风筝,其实它的作用,不光是用来了娱乐的。上文就提到韩信将军在军事上对风筝的完美运用,其实小小的风筝,它的能耐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不管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它都被用来作为过军事秘密武器。《风筝》中就写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就作为“空中间谍”,把侦察员送上天,来侦察敌军的行动和武器等信息;
科学家们用风筝作为实验工具来进行发明创造,因为有了它,避雷针、气象卫星、航拍仪、飞机、无线电传输才得以问世和实现;
建筑家们用风筝充当建筑机械,在尼亚加拉大瀑布上架起了一座桥梁;
它还曾为风筝冲浪和翼伞飞行等极限运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这一只小小的风筝,却做了许多改变世界的事情,它把我们带到离天空更近的地方。
世界多样文化下的风筝
风筝是人类发明的最古老的飞行器,它起源于中国,又经由丝绸之路飞向了五湖四海,在世界各地演绎出了多彩的异域文化。
在不同的国家,风筝有着不同的名字:在法国,它叫飞鹿;在日本,它叫章鱼;在英国,它叫鸢;在西班牙,它叫“彗星”;在意大利,它叫“北风”……
而不同国家的风筝也有着不同的造型和文化内涵:中国的燕子风筝和龙形风筝、日本的奴风筝和六边形风筝、印度和韩国的特技风筝、危地马拉的巨型风筝;泰国的风筝有性别之分,危地马拉的风筝用于纪念亡灵,韩国的风筝是驱邪纳吉之物……
《风筝》一书中,作者用这样多元文化下的风筝,让孩子们了解到,风筝不只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既提升了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又能带孩子认知多元化,感受不同地域文化的魅力。
奖项认可,美感十足
2019年,《风筝》荣获法国《历史》杂志“青少年图书奖”,得到了专业认可。
《风筝》一书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那艺术感浓郁的法式复古风插画了,细节中尽显各国风筝之韵美。让孩子在学习风筝知识之余,还能沉积在浓浓的美感之中,提高艺术的审美力。
法国读者评价《风筝》说:这本书展示了风筝的无限可能性,内文浅显易懂,尤其是从历史、地理、科学、社会等方面对风筝进行一系列的介绍,非常具有独创性。在与孩子们一起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一起动手进行风筝创作。
这本给孩子的关于风筝方方面面的书,真的是非常暖心了。
当孩子在公园的草地上开心的放飞风筝时,他放的不是风筝,是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的传承。
一只小小的风筝,改变和丰富了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