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上公开课,每位老师都会竭尽全力,精心备课,以最好的姿态给予孩子最美绽放的机会。我们组的三位老师也不例外,因为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第一次,第一次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而第一次公开课我们也要给学生种下“自然生长课堂”快乐学习的种子。
一个月以前,我们接到上公开课,而此公开课非同与以往公开课即“同课异构”。所谓同课异构即同一节的内容,有不同的老师用不同的风格、方法进行备课上课。而我们组内的三位老师都未曾上过,课题该选择哪本绘本?课程内容如何呈现?课程思路如何设计?三位当事人为此纠结了很久,反复修改,反复磨课。我还清晰的记得上课前一星期的焦虑和失眠。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把课堂流程在脑海中不断的重现,不断的推敲,哪地方可以修改,哪地方需要着重强调,每个环节耗时几分,课程设计是否清晰,因为只有老师游刃有余于课堂流程,才能更好的关注和引导学生。甚至在上课前一天我还在修改上课流程,在七班的试课中,因为时间把控和课程设计的啰嗦,给自己重重的一击。我自认为我是位有拖延症的人,为此,我也在磨练我的心智,大胆的突破自我,尽可能做到守时、高效。
上课前的那天晚上,我就像即将上战场的将士,辗转难眠,脑海中反复展现上课的场景,我已经把上课流程熟练的不能再熟练。第二天早早的来到了学校,打扫卫生,设计板书,整理图书角;一刻都未停歇。上课已逼近,而我在忙碌中已忘记了何为紧张。课堂上,孩子们的状态非常好,我和孩子们就这样一步一步的不紧不慢的上完了一节课。上完课后,整个人轻松愉悦了很多,我不是在庆幸终于完成任务了,而是突然感觉班里的每位小朋友都能参与活动中,都能自信的绽放自我,让我看到他们对英语课的热爱和享受。我想,也许这就是做老师最大的欣慰。
公开课是生长素,教研更是生长素,本次的公开课我们组内的五朵金花也是反复的教研,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每次公开课都是一次成长,而本次的公开课对我来说更是受益匪浅。因为我的课程,主要思路就是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不断的巩固知识,并在小组合作的活动中,反复练习,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方式,最终能够自主学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和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现对本次公开课如下反思:
课堂常规不仅要好还要有序,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素养,这是课堂的灵魂;只有教室自信的教态,才有课堂上自信的学生,才能用自己的激情和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
课堂流程要清晰,层次分明,首先老师要定,才能引导学生动,进而达到学生的思和学以致用;
小组合作即自主学习,检测即成果,展示即绽放。在小组合作中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式;
平时的常规课堂中,我也一直在用小组合作,但运用“小老师”还是第一次的大胆尝试(考虑到一年级孩子的迟缓),这次的尝试让我更坚信了“小老师”角色的重要性。孩子的世界孩子最易读懂,让孩子中的“大鱼带小鱼”,学习效率会神奇的事半功倍。
常规课堂的习惯养成,铸就良好的学习氛围。小组合作初用期,是寸步难行的,只因孩子年龄小,缺乏课堂意识。但是我很庆幸,在最艰难的时候依然坚持走下去,而本次的公开课是最好的答案,我自己都惊讶于孩子们课堂上精彩的表现;
小组合作的精细管理还有待提高,每位同学还未能充分发挥他应有的作用,在后期的建设中,小组内的成员都应有一角色,比如:声音控制员,时间控制员,记录员等等,让小组成员发挥最大的才能,最大化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小组长还需要不断的培养,如:如何调动本组成员的学习激情,如何闪卡,如何更好的创新等等;这些细节都是需要提高的。
展示的方式应更加多元化,无论是以歌曲、舞蹈、故事展示;还是以分层次展示,最终的目的都是给孩子提供绽放的舞台,展示学习成果。
公开课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更直观的看清自己的课堂,发现学生的美丽不同.而通过本次的公开课,我看到每组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创新练习,自信绽放,我发自内心的很欣慰。所有这些都归因于,我们平时课堂的积累和合作学习的习惯。虽然我们班的小组合作学习还不太成熟,但是已经初见成效,我平时的课堂是这样上的:
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课堂固有的环节,凡事都是一回生二回熟,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集体荣誉感的建立,每位孩子都是珍贵的存在,无论是坐姿还是展示,小组成员需要拧成一股绳,全体参与,每个人做好自己就是为本组做的最大的贡献,没有更好的个人,只有更优秀的集体;
管建刚老师说过:“老师不要吝啬表扬”,在小组合作初期,我一直在表扬,小组有一人坐姿非常端正,表扬;有同学大声说出英文,表扬;小组在一起合作学习,还是表扬;我无非就是给学生们多发一张贴花,多奖励一颗糖,多给出一份礼物;而学生却收到了莫大的肯定和喜悦,同时更能够激励其他同学的参与,学生们热情高涨、开开心心的自主学习,当然,我是最大的受益者,何乐而不为呢?
当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时,教师一定要忙起来。教师要敏锐的观察小组合作的情况,并给予奖励,同时要关注需要帮助的小组,及时引导并解围。
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予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儿童是这个世界最神奇的存在,让他们尽情的发散思维,合作学习。
展示绽放后的综合评价;只有认真的聆听和观看才能够好的评价,这个环节的作用之一在于,当一个小组在展示时,其他小组都能认真的聆听,观而感知,才能够思考,才更有评价权;其二,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在这个磁场的存在感和价值感,每位学生都是美丽的不同,培养学生的自信。其三,同学们给每位小组分数性的评价,老师做最终的点评并正向引导(高年级学生也可以自己点评)。我目前所做的这些,对于最佳的小组合作学习来说还不是太完善,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学习,教育没有那么多新花样,只要尝试就行,所以,教育应理解儿童,关爱儿童,坚守尝试!
本次的公开课对我和学生们来说是件好事,让我透过公开课这面镜子,清晰的看到课堂积累的成效,课堂素养的初成及学生生命状态的绽放。启迪我今后课堂应有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通过本次的“同课异构”课程,我再次坚定的践行”自然生长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课堂的主导,以儿童立场教书,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把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让学生把课堂当作舞台,自信绽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学生享受课堂,快乐的习得知识。
在评课的环节,每位老师们都给予我非常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我也会取长补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让我的教学更有魅力,让学生更享受学习的幸福和乐趣。同时,感谢石鹤老师,法迪老师,美玲老师的评课,感谢一年级教研组长王冰老师,李娜老师,杜长玉老师和魏鹏娟老师给予的帮助,感恩于我们每次在教研中思维的碰撞,并擦出智慧的火花;更感谢薛主任对每位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高格局的学科引领,有你们真好。一个人走的很快,一群人走的更远,学习我们一直在路上,愿我们就这样直直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