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掰手指,已经过了大年初五了。
子玲劝大家没事多在家走动走动,不要老在躺着、坐着。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传统民俗认为之前的各种禁忌过了今天就都可破除。所以,正月初五的禁忌特别多,比如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宜出门……
这诸多的禁忌和规矩让我们的新年变得充满仪式感。尤其是春节,本来就是一个仪式感满满的节日。
说实话,子玲当妈妈之前,也没有注意到这过年的仪式感有多重要,春节更多的就是在家待着陪陪爸爸妈妈,关于置办年货、拜年礼节啥的,则一切听从爸妈的,自己基本不动脑筋想。
有娃之后,子玲才开始重新“回到童年”,以孩子的心重新对新年有了认知。
某天的一个中午,儿子边翻看着一本讲春节年俗的绘本,边一脸疑惑地问子玲:“妈妈,过年的时候不是应该包饺子、穿新衣、给别人拜年吗?我们怎么什么都没有?”
看着精力旺盛的儿子在春节的几天里一直宅在家,没有穿新衣服(主要是宅家里我懒得给他穿)、跟平时一样在家玩玩具,孩子的问题触动了我。
是啊,过年本来就应该红红火火啊,不为别的,哪怕只为让孩子能够对春节记忆深刻。
今年的特(流)殊(感)情(病)况(毒),被迫只能在家宅着过年,子玲看着孩子在家里一个人玩,就在想,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在节日里有所体验呢?就像我们小时候过年那样的喜庆、热闹、有年味儿!
思考的答案就是——仪式感。
仪式在文化人类学或社会学中通常被溯源于“巫术活动”。因为巫术活动激烈的情绪状态能够使人们相信仪式行为的神秘力量。
与仪式相关的术语有:礼节、仪式化、仪式感等。它们通常具有程式化、规范化等特点。比如,每到除夕夜,我们家家都会吃年夜饭。过年都会有压岁钱、穿新衣……这就是春节中程式化的仪式。
那什么是仪式感呢?
“仪式感”是仪式过程中主体内在的感性活动,它依托于外在仪式活动的场景、布置、面具、语言、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比如,往年春节,人们都会走亲访友,一家人在一起团聚庆祝。这时都会拍摄一张有纪念意义的全家福。
这个拍全家福的过程就是仪式感的体现。
据子玲查阅资料得知,“仪式”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可以追述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将“礼”作为政治教化的重要手段,通过“乐”的美育功能引导人性向善和社会和谐。
简言之,就是人通过仪式性的行为和仪式感,可以增加对一件事物的理解,记忆,从而帮助人获得自身的发展。
了解到仪式感的重要性之后,子玲就决心改变这个春节的过法,开始精心设计、安排各种仪式,让孩子通过这些仪式,来记住家长陪他过的每一个春节(不只限于春节,其他重要的节日也是如此)。
《小王子》里有一句话: 小王子问:“仪式是什么?” 狐狸回答:“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了的事。它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1.置办年货、买新衣。
平日子玲习惯在网上买东西,相信大家也很少线下买东西了,毕竟马云爸爸这么给力!但过春节需要的年货子玲带着孩子,动员孩子他爸,去商场、超市一件一件挑选,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参与到过年的准备活动中。
毕竟年前疫情没有这么严重,我们每日都还是正常生活、工作。
挑选年货的时候,我们充分发扬民主的风格,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和投票权。孩子在选择年货的过程中,已经开始自己拿主意,像个小大人似的,挑挑这个、看看那个……
2.贴春联
年前的时候并没有想着贴春联和福字,这几天宅着没事干,就想着写春联、贴春联不也是春节仪式感的体现嘛。
特意为孩子拿出毛笔和红纸,爸爸带着他体验了一次写春联的乐趣。虽然写出来的内容很有童趣,但儿子还是非常开心的,起码了解到了:春联原来是这样写出来的。
3.专属存钱罐
在孩子的童年还有一个特别的仪式,就是收红包。虽然大钱都被我们家长给存起来了,但我和他换了一些一元、五角的硬币,跟他说可以自己存起来,等长大了跟妈妈换成整钱。
孩子3岁生日时爸爸送给他一个亲手拼搭的存钱罐,这次宅在家的日子,我想了想,拿出之前我和儿子一起亲手做的陶艺花瓶当存钱罐吧!并且子玲告诉孩子,每年都会做一个,没有他的许可,别人不许动存钱罐的钱,这不就是一种仪式感嘛~
心理学讲:每个人需要自己内心确认的个人化仪式,来庆祝某一个特别的时刻。
子玲希望孩子能够通过这个特殊的仪式,养成自己的习惯,形成他自己过年的仪式感。因为尽管办年货、包饺子等春节仪式足够丰富,但毕竟孩子要从内心认可,这样对他个人而言,才更有意义。
仪式对于大人而言,是一种仪式;但对于孩子而言,就是一种真实。婴幼时期的孩子身心不是二元的,而是一元的,他会将这些全息接收。
这些节日仪式所带给孩子的精神品质,会渗透进孩子的潜意识,成为孩子日后生命力的基础,春节作为中国民俗中最重要的节日,尤其如此。
春节的民俗寄寓着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愿景,往大了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理应被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最后子玲还是祝大家过好年,勤防范,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