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睡不着,给我讲讲鬼故事吧。”
“你不是最胆小了,之前初中同学讲鬼故事吓得你半夜不敢一个人睡觉,这么大了还要和我睡,还敢听鬼故事。”
“哎呀,同学那是故意编的所以才吓人,老妈之前讲的那些虽然是真的,可是听着却没有同学胡编乱造的那么吓人嘛。”
“我要听那个,就是那个,外公的金鱼……”
“之前不是给你讲过了吗,还要我讲一遍……”
“那我先讲,我记得是外公还小的时候,有一次去隔壁人家临河的洗衣服的石梯上玩,突然看见有一条五彩斑斓的金鱼,没想到竟轻而易举的将它捧了起来,当时只觉得得了个稀罕东西,就得意的向其他几个小伙伴炫耀,没想到意外脱手将鱼摔到了地上,那鱼登时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大家虽觉罕异,也只当是错了眼,可谁能想到第二天,和外公一起看金鱼的隔壁人家的小孩就死了。”
“遇到落水鬼了,你外公至今还庆幸幸好没把鱼拿回家,不然被落水鬼缠上的说不定就是自己了。”
“这故事我听你讲过好多遍啦,每次讲完了都要提醒我少去河浜边玩……”
“有时候真的不得不信,落水鬼就是等着找到个替死鬼它才能再次超生。”
“那老妈你有没有碰到过鬼。”
“这倒没有,最吓人的事就是有次从我外婆——你老太太家——走夜路回家的路上在田埂上连续碰到了三条蛇——哇当时真的把我吓死,闭着眼一路狂奔,好不容易才到了家,你是没见过蛇,真的吓人呦——”
“谁还没见过蛇了!老妈你小看我!我小时候有次在外婆家前面的菜地上就看到过一条冻僵的蛇,外婆说还是火赤练呢!”
“冻僵的蛇有什么好怕的,你是不知道我那天——”
“老妈这个故事你已经讲过无数遍了,还有一次是春天采蚕豆的时候,老妈你也被藏在蚕豆叶后面的小青蛇吓了一大跳。”
“……既然这样,我想起了一个关于蛇的鬼故事,还是以前你外婆神神叨叨讲的。”
“大概是在我上高中的那会儿,五大队那边有户人家结婚——五大队你知道在哪吧——你外婆家是二大队,北边河对面是三大队,再往北有条公路,公路边是你外婆经常去打油的地方,五大队就在打油再往东一点——”
“老妈,能不能直接讲重点。”
“五大队有户人家结婚,本来结婚当天开开心心,结果就在入洞房的时候,新娘子突然被吓得大叫,你猜她看到了什么?”
“那肯定是看到蛇了呗。”
“不仅如此,那蛇正好就盘在大红的枕头下面,是很大的一条赤练蛇。”
“赤练蛇很毒的。”
“于是那户人家就把蛇给打死了。”
“啊?我听外婆说家里的蛇不能打的。”
“对呀,我们乡下长大的人都知道家里的蛇啊是不能打的,倒不是因为你外婆说的家里的蛇是神仙,单说家里的蛇能抓老鼠这点,农村人就不会把它打死。”
“那后来怎么样了。”
“不出一个月,那家的新郎就出了车祸,死了。听说卡车正好是从他头上碾过,和他们打死的那条蛇的死状一模一样。”
“……”
“是不是很恐怖?我想想就恐怖。”
“不过……他们怎么能把家里的蛇打死呢……我都知道家蛇不能打。”
“可能是觉得结婚当天碰见蛇,感觉很晦气吧。”
“……”
“你老妈虽然看着人小,但是胆子还是很大的,你知道我上小学那会要经过一个坟堆,特别是到秋天冬天早上有时起了雾,那边更是白雾缭绕鬼气森森,把和我一起的几个小男生都吓得不敢动,你老妈我可是完全不怕的。”
“可是老妈你怕蛇欸。”
“蛇这种东西,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很怕的。”
“有次有个男生被吓得屁滚尿流说是看到了鬼火,那鬼火还一直跟着他,后来你老妈当了化学老师才知道那不过是磷火而已。”
“不过老妈,有鬼火肯定就有鬼啊。”
“这倒是,听说坟堆那里,老发头里是一个姓曹的土财主的宅子——”
“哦——难怪外婆经常去烧香的庙叫做曹庄庙。”
“嗯对对对,那庙就是这个财主建的——当时他做丝绸生意发了财,大家都叫他曹百万,这个曹百万虽说是个地主,可是倒也不像大家都认为的那样穷凶极恶,听说还给村里修庙修路,也算是积善积德了,可是就像《红楼梦》一样,那句话怎么说的?”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睡鸳鸯。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嗯,可不是嘛,后来生意赔了不少钱,房子又着了火,一夜之间就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了,曹百万自己也上吊自尽了。”
“哇,真是和《红楼梦》写的一模一样呢。”
“曹百万原来的宅子也渐渐荒芜了,后来不知怎么就变成了坟堆,好多人都看见曹百万的鬼魂晚上在那里徘徊,好像就是还舍不下生前的万贯家财。”
“这就叫,荒冢一堆草没了。”
“老妈,我好像有点困了。”
“不想继续听故事了吗?”
“老妈你讲我就听。”
“接下来讲的倒也不算是鬼故事,只能说是因果报应。”
“你知道的,你外婆老是和隔壁人家不太对付,就是隔壁姓陈的那家。”
“嗯。”
“其实从我奶奶——就是你外公的老妈年轻时起,就一直和他们互相看不顺眼了。”
“嗯。”
“你知道的,你外公上面有一个在哈尔滨的哥哥,下面有一个嫁到河对面三大队的妹妹——就是后头婆婆。”
“嗯嗯。”
“其实本来在外公大哥前面应该还有一个大儿子的,可是在五岁那年就夭折了。”
“那怎么会呢?”
“大家本来也以为只是意外。因为这个大儿子从小真的就特别聪明,你老太太活着的时候一直说的,考上哈工大的大儿子再聪明,也根本比不上夭折的聪聪。没错,大家都叫他聪聪。结果就在五岁那年的清明节那天,突发高烧,第二天就已经救不回来了。”
“老妈,有种说法是‘过慧易夭’。”
“你听我讲,后来不知从哪打听到这事和隔壁人家有关。当时隔壁人家的老太太是算命的,你老太太的说法是,人家看不惯你老太太得了这么一个聪明儿子,于是算准了在清明日那天偷偷动了我们祖坟的土……”
“然后第二天就……”
“是的,知道真相的老太太那种心痛,但这种事又怎么能讲的清呢,于是之后两家就一直像乌眼鸡似的,直到现在还免不了小吵小闹。”
“做了这种缺德事,都不用遭报应的吗?”
“都说是‘天机不可泄露’,更何况是算命的,最后大概也是遭了天谴,那老太婆也不知得了什么怪病,全身溃烂,不得好死。”
“……”
“哎,可惜了本来那么好的一个小朋友,如果活着,那该多好——所以你知道为什么每年七月半都要单独摆一个小一点的碗和一张小凳子了吧,那都是让我们不要忘记这个夭折的聪聪。”
“老妈,你今天讲了好多故事啊。”
“怎么样,听着吓不吓人。这可都是真的发生的故事哦,比你那同学胡编乱造的更吓人吧。”
“哪有,完全不吓人啊,只要不做亏心事,哪就那么容易碰到鬼啊。”
“很晚了,睡觉吧。”
“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