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我们还住在洪堤外的时候,我从外婆家回到爷爷奶奶家。那时,我经常和我三叔的大女儿一起玩,我大她三岁,还有邻居家的一个女孩子,和我同岁,我们经常在一起玩。我家门口有棵榕树,还有两棵很大的芒果树,榕树底下有两条很宽很长的石板登子。
在夏天,有很多老人,会在那榕树底下乘凉、聊天。我和堂妹还有邻居小朋友也会经常到那树底下玩耍。在那个年代,小孩子会一起玩游戏,闽南语叫“摆东西:就是去捡一些破瓦片,来做盆子,然后再去找一些野花,野菜,把它摆成一盘一盘的,当做宴席。还有印“碗糕仔”,也是用碗将沙土印出一碗一碗的,当时的小孩子在童年时期都是这样玩的。现在的小孩子就幸福多了,家里大人会买很多玩具给孩子们玩。
当时,我爷爷奶奶也经常拿着登子坐在旁边,看我们几个小孩玩游戏,他们还夸我们以后长大肯定很会炒菜。当时我跟奶奶说:“等我长大,我要学父亲那样,去当厨师。” 没想到,我们五个兄弟姐妹长大后,就有四个当厨师开饭店。
想起那时候,我们四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就觉得很好笑。当时我堂妹和邻居家的男孩子一起玩,他们都还很小,就一直说:“我们两个同意在一起。”那时,我就跟堂妹开玩笑:“那你以后就给他作‘某仔’!(当老婆的意思)”
没想到,他们两个长大后,真的结为夫妻。有一次春节,我回娘家,碰到我堂妹和她丈夫,一起去给我母亲拜年。我们坐在一起聊天,我还问他们两个:“你们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你们两个一直说:‘我们两个同意在一起’吗?”,我堂妹说:“记得!怎么不记得?我真的是很傻,这真的是命注定,不然他的条件也没怎么好。”哈哈哈~
当时,我们三个坐在一起聊天,还回忆起小时候,我们在一起玩耍的开心事。堂妹说,小时候过春节,我们几个会很早就起床,到处去向人家恭喜。人家就会拿很多糖果和饼干,还有水果给我们。我就很高兴地拿回家给母亲看,母亲还夸我很懂事,叫我放在盘子里。等一下别人家的孩子,也会来向母亲他们恭喜,我们也要送给别人礼物。
在那个年代,小孩子是最喜欢过年。俗语话说:“小孩爱年兜”而“大人乱糟糟”,还有叫“蒸糕蒸果,蒸菜包”。因为小孩子过春节有新衣服穿,还有礼品和红包拿,而大人要忙着大扫除,还要买年货,还要蒸糕果。真的到要过年的时候,大人忙这忙那,真的好辛苦。有钱人家过年还算可以,比较轻松。要是没钱人家,要想破脑子,想方设法,才能给家人过好春节。
过春节,我们都要互相串门,走亲戚。记得有一次,我三姑到我奶奶家,正月初二那天,都是女儿回娘家的日子。那天,我四个姑姑都回娘家,我三姑就请娘家这些亲人,到她家去走走看看。因为我三姑是从小被奶奶送给人家做童养媳。那户人家是在那个山村里,家里很穷,被人看不起,我三姑就不想在养母家当媳妇。
后来,三姑长大了,她人很高大,又长得很漂亮,差不多有一米七十。她们四个姐妹中,三姑人长得最高。她是从小吃她养母的奶水长大的,听说她养母人也是很高大,所以我三姑才会长那么高。到了结婚年龄,我三姑不同意留在养母家做媳妇。她和养母村里的一个男孩子自由谈恋爱了。
听三姑自己讲,她和我姑丈谈恋爱,是缘于他们大队组织了一个文工团去演戏。我姑丈人也是长得很帅,他和我三姑在演戏的时候,经常扮演夫妻角色。在那个年代,三姑说,她们经常到各个村庄去做宣传和演戏。当她跟姑丈谈婚论嫁时,她养母家很反对,不同意三姑这门亲事。
后来要结婚的时候,三姑和姑丈就来找我爷爷奶奶,叫爷爷奶奶为他们两个操办婚事。我爷爷奶奶就去找她养母家说情,说我三姑她不同意嫁在他们家里,强扭的瓜也不甜,劝我三姑的养母,就把她当着女儿来往,让三姑嫁出去吧。当时,她养母没办法,不同意也要同意,就当女儿来往。
到三姑结婚的时候,男方要送一份糖果给三姑的养母,也要送一份给爷爷奶奶家。听母亲讲,当时我三姑出嫁,爷爷奶奶、还有我父亲和他的弟兄姐妹,都送我三姑很多嫁妆。大家把我三姑的婚礼操办得很风光,所以我姑丈和三姑跟我娘家人走得很亲近。
每年的春节初二这一天,姑丈和三姑都会到爷爷奶奶家拜年,走得很亲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