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55、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桓温在太和四年(369年)北征前燕,因军粮不继而受挫折返。败归路上,经过金城(今江苏省句容北)时,当看到之前担任琅琊内史出镇金城时自己亲种的那些细柳都已长成十围粗的大树,他满怀感慨地说:“树木尚且如此饱经沧桑,人又怎么能承受得了岁月的消磨呢?!”
说罢,他攀着树枝、手抚柳条,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此段表现了桓温虽身为一代枭雄,面对岁月无情、催人衰老的自然规律,同样充满无限感伤的思想感情。
后来又写作“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出自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写的《枯树赋》: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注:
1.桓公:桓温,字元子,谯国(今安徽怀远)人。幼年丧父,青年时善于结交名流,与刘惔、殷浩齐名,后来成为东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曾经进行过三次北伐。
2.围:两手拇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也指两臂合抱的长度。
3.堪:忍受,承受,能支持。
4.泫(xuàn)然:流泪貌,眼泪下滴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