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者张潮曾把人生格局分成三个境界:
第一种,从窗中看月;
第二种,在庭院望月;
第三种,在高处赏月。
一个人格局的高度,决定了他看待事物的角度。
格局之下的人,容易困于方寸之地,在琐事中沉沦;
格局之上的人,遇事不争辩,一笑了之,活得自在坦然。
于丹曾说:“井底之蛙怎么能知道什么叫海阔天空。”
细细一品,确实如此。
每个人的认知有限,就像你费尽口舌跟一只井底之蛙解释天地的广阔,它永远也无法理解,因为它的天地只有井口这么大。
所以,不同层次的人,不必争论对错,无关紧要的事,不必费力辩解。
很认同余秋雨在《寻觅中华》中的一句话:“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事上沉沦。”
格局若小,琐事烂事皆是人生大事;
格局若大,一地鸡毛亦能一笑而过。
人生下半场,格局变大,心胸开阔,人生才能无忧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