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太多分分合合的故事,仿佛爱情已经是这个时代的稀有物种。在这浮躁的世界想要找一片抚慰内心的净土似乎都变成一种奢望。《红楼梦》是一本能让你直面内心的书,它让你看到人生百态,人情冷暖,看到真善美与假丑恶。但作者不作任何评价,只凭读者自己去感受,所以不同的人读红楼梦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感悟。那么对你来说红楼梦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呢?对我来说,最让我感动的是宝玉和黛玉之间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所以故事得从这块石头说起,话说那女娲炼石补天练就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整整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唯独剩下一块弃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谁知此石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来去自如,却也逍遥自在。一日他来到警幻仙子处,仙子知他有些来历,于是留他在赤霞宮名为神瑛侍者。闲来无事,他常在灵河岸上游走,见灵河岸边三生石畔有棵绛珠仙草,十分娇嫩可爱。遂日以甘露灌溉,使其久延岁月,因受天地精华、甘露滋养终脱了草木之胎,幻化成人,终日游于离恨天外。因未报灌溉之恩,故五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同时那块石头也因不得入选自怨自愧,日夜悲叹。见人间太平昌明,意欲下凡,造历幻缘。一日,来了一僧一道见其鲜莹明洁,且有些灵性,遂答应带他到人间游历。于是在警幻仙子那给他挂了号。(想下凡的人很多,需要登记、签证才能下凡^_^)。话说那绛珠草得知神瑛侍者要下凡,她想自己受了雨露之惠,并无此水可还,但随他走一遭,把一生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警幻仙子知道绛珠草的不快乐,准她下凡。于是那一僧一道带着这一干风流情痴下了凡,一了尘缘……
有了前世的仙缘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宝玉和黛玉第一次见面就仿佛早就见过似的。宝玉眼中的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写出了林黛玉迷离、梦幻、病态之美,不由让人心疼怜爱。而黛玉一见这个舅母口中的混世魔王就大吃一惊,“好生奇怪,像在哪里见过的,何等眼熟!”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某些人总觉得似曾相识,特别投缘。也许是还保有前世的某些记忆吧。宝玉就是那神瑛侍者,黛玉就是那绛珠草,她要用一生的眼泪来还那甘露之恩。
宝玉看似对谁都好,但他的好是分层次的,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真正最爱的人只有黛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是他对黛玉最深情的承诺。而黛玉对谁都冷冷的,这也是她的真性情,她生性孤傲,从不假意逢迎。她一生的痴都用来爱宝玉,一生的泪都是为宝玉流。大部分人都觉得黛玉敏感多疑、蛮不讲理。但宝玉好像总是懂黛玉为什么哭?他懂她的真性情,懂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毁灭式爱情观。他爱黛玉的小心眼,爱她的超凡脱俗,爱她的聪慧过人。黛玉的海棠诗--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这首诗风流别致无人能比,也将黛玉的超凡脱俗、多愁善感诠释的淋漓尽致!
他们是两小无猜的伙伴又是心灵契合的知己,他们一起吟诗作对,一起偷看西厢记。他们有仅属于他们的小秘密,更有前世的仙缘。这种感情是灵魂深处的共鸣,是爱的最美诠释,更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他们不相信什么金玉良缘,只相信木石前盟!
无奈,他们的真爱无法冲破世俗和礼教的束缚,他们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和爱情。当贾府上下串通,让宝钗假扮黛玉和宝玉成亲时,黛玉误以为宝玉负她,焚稿断痴情,情未了泪已尽!黛玉的葬花词好长,我就记住两句“侬今葬花人笑痴,它日葬侬知是谁?”其实早在她葬花时就在埋葬自己的青春和爱情,也在预示自己的死亡。宝玉曾经和黛玉玩笑说如果她死了,他就出家当和尚去。没想到一句玩笑话却真的应验了!这看似一个爱情悲剧,但我却有不同的领悟。虽然有情人最终没有在一起,但他们用另一种方式让爱得以圆满。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