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晓得什么时候,天忽然亮了。嫩黄的杨柳妩媚了行人的眼,道旁的小花也开出一片灿烂。在我还纠结穿衣暖不暖时,和煦的春风已经来到我面前。
惊起却回头,冬青盈盈向我招手,鸟鸣声声向我示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偷眼窥视人间,在嫩叶里犹抱琵琶半遮面。浓艳泼辣的干枝梅,浅紫素雅的花树,又在人们的心底流出一片烂漫。
最喜校园里的斑斓春色,粉花白墙,映衬下的美丽让人难忘。花翼薄薄的,透着太阳的光泽;嫩嫩的,恰似婴儿的肌肤;展展的,似那弥勒宽容的笑靥。白花似雪,仙山琼阁里飘来,不惹半点尘埃。金黄的油菜花倒是地地道道的凡间女子,她在肥厚的绿叶间翘首顾盼,大大方方,松松爽爽 ,让人觉得,这无所顾忌的眼神就是整个春天呢!
其实,最能代表春回大地的,是原野深处一望无垠的麦田,无遮无拦的,绿成了大块翡翠,簪在地球的表面。如果你是踏青的行人,大可不必望眼欲穿,它悦动的底色永远不会让你疲倦。如果你是游春的旅者,也没有必要寻花觅草,它柔韧的坚强,翠绿的透亮,是那样摄人心魄。融进绿的海,轻嗅淡淡的青草味儿,感觉日子是那样幸福美好!
万物萌生,草长莺飞,这就是清明,《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名踏青节,与除、盂、九三节一起构成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清明祭祖,已经成为当今华人追念先人,不忘来路的原乡。大家都记得春秋时代那个割肉给晋文公充饥的介子推吧?因为拒绝封赏,带母隐居绵山,却被晋文公的一把山火活活烧死。晋文公感其忠孝,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食物。久之,晋文公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因此,清明节又称寒食节。秦汉时代,墓祭礼俗已成为士大夫追念祖先必要的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来看,严延年的举动合情合理。清明扫墓是炎黄子孙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
杜牧的《清明》诗朗朗上口,早已走进千家万户。相信那些箪食壶浆的后世子孙,走在春风里,走在田埂上,走在先祖无言的坟头,都会情难自禁,吟咏一番的。的确,“柳垂阡陌千里子孙,处处烟火祭拜先人”再现了我国民间清明节风俗的景象。
清明承春分,启谷雨,开启万物萌发生长的最初形态。它美的自然,美的细腻,美的令人窒息。戏曲里的《杨八姐游春》游来一段“彩礼”传奇,生活中的踏青,可是真真正正将身心放归自然了。杨柳依依时,清风徐来,五颜六色的风筝漫天飘舞,优游之间,心也飞上蓝天。青山绿水,白云依偎,踏青之美,美在景中有我,天地和谐。至于荡秋千,那是闭了眼的神思万里,体会着双脚离地的快感,嗅,青草味儿泥土味儿,和着花香轻轻拂面,醉人!听,鸟儿啁啾,虫儿呢喃,雨儿簌簌,醉心!
清明前后,日平均气温渐渐升高,长城内外,到处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时节,麦长三节”,不错的,这时,香气浓郁的油菜花已经盛开,小麦返青,也进入拔节期,家家户户忙起来,施肥除草,浇水灌溉,为小麦的生长成熟做好了各样准备。我最熟悉的头水麦,总是赶在清明前后。犹记和母亲一起,来到绿毯铺就的原野上,坐田埂,躺绿地,看流水在田里静静流淌,干裂的地表似在咕咚咕咚痛饮琼浆,撒欢儿的小麦似是一个吮吸乳汁的婴孩。麦田浇地,是我心底最美丽的风景。
果农们就更忙了,“梨花风起正清明”,果树进入花期,果农们就会置身花海,爬低就高,疏花授粉,忙个不亦乐乎。勤劳的妇女,大胆心细,应该是疏花的主力军吧,你看,巧手似穿针引线上下翻飞,洁白无暇的花瓣雨就簌簌落下来,头上,肩上,脚下,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让你分不清是诗意的生活,还是生活的诗意。
最美人间四月天,清明时节,人与自然都在孕育希望,耕耘成长,成熟也在酝酿中走向收获。走进大自然吧,趁着春光正好,让我们背起行囊,约会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