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姐说:
“不要和太墨迹的人交易,他们太过于优柔寡断,患得患失,你无论怎么对他,他都觉得吃亏。一个人如果在试探着你超过三次以上,你就放弃他,他不是拖死自己,而是在拖死别人,他不是没钱,而是没胆。”
自从随帮唱影,跟在旁人屁股后面,自掏腰包为平台发展会员以来呀,就越来越觉得董小姐姐说的上面那段话,属于“放之四海而皆准”了。
自掏腰包,为平台发展会员这件事情,之所以掂量来,掂量去,前思后想了好长时间,并非不甘心从自己兜里,往外掏岀来那俩个涂璧钱儿。
而是,真怕遇上疑心太重之人。
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明白天上掉不下来馅饼这个道理。
可心甘情愿地从自己腰包里掏钱,给旁人买会员的这种事儿,还就真真儿地在平台里发生着。
刚开始,还星星之火呢,现如今,用已成燎原之势,一点儿都不夸张。
叫个平台“老人儿”,甭管身上贴上还是没有贴上那个有名无实的合伙人标签,无不在敲锣打鼓地送会员。
这拨人的一顿操作,彻底把我这个在平台混了六七年的“新人”给造懵圈子了。
凡是脖子上,还支着个脑袋瓜子的人,谁都得晃荡晃荡脑袋琢磨一番,这里面究竟有多大的好处,才能驱使这些敲锣打鼓送会员的人,心甘情愿地做“慈善”呢?
当然,这不能全怪那些疑心重重的被“慈善”者的满脸疑惑。
换作是谁,不都得问个为什么嘛。
凭什么对我这么好?
你究竟是我的什么人?
送完我那18块钱,之后,是不是后续还会有一些见不得人的“妖蛾子”
……
这一连串儿的问号,如果不问出来一个一清二楚,一般人还真是不敢冒然伸手。
正常不?
太正常了。
可接下来,有一些人,那一串又一串的为什么,就与董小姐姐给有些人贴上的那个“墨迹”的标签很相似了。
当然,智商情商都不低的人,一定不会出现在“墨迹”这堆儿这块儿的人群里。
手疾眼快的聪明人,绝对不会放过一丝一毫的机会。
18块钱,不是钱呐?
先整个免费的月度铜牌会员当当再说吧。
至于,其它,先让其它着吧。
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总对出资方背后的逻辑感兴趣。
而且,还不是一般地感兴趣。
如果真是心思缜密之人,似乎也不应该直白询证出资人的动机。
抓紧研究平台会员机制才是正解。
可是呢?
有些人,用黄小姐姐的话来说,都显得不够份量了。
有些人不是没钱,也不是没胆儿。
至于,没什么?
各自脑补脑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