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认真聆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让阅读成为灵魂》的讲座,感觉受益匪浅。
说实话,加入新网师,并选修了李老师的《教育写作》课程,刚开始是有些投机的想法,一直以来,虽然参加过一些国培滚省培,但都没有机会亲临现场听李老师的课,不过倒是读过李老师的课堂实录,领略过李老师的风采。想着进入新网师之后,就可以近距离地向李老师学习。李老师是著名的特级教师,大名鼎鼎,课上的好,文章写的好,发表了多本专著。自己要是能跟着李老师学习,让李老师指点些窍门,捷径之类的,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写作水平肯定会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但是今天听了李老师的讲座,我发现写作没有捷径,广泛又深入地阅读和写作练习是必经之路。阅读,思考,写作和生活本身也应是浑然一体的,是缺一不可的,见解并非存在于僵固的教条里,而是鲜活地生长在流动的生命中。
听到李老师的阅读史那么丰富而深厚,自己越发觉得自己的无知与浅薄。自认为自己读书不算少,但是听了李老师的阅读类型,发觉自己读的书一直偏人文,大约占了百分之八九十,但是关于教育和教学的书缺少之又少,自己有些一条腿走路的感觉,所以一直走的跌跌撞撞,以后自己也要多读专业类的书籍,学会深度阅读,啃读教育和学科教学书籍,不能一直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还沾沾自喜。
李老师在讲座中,多次提到了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钱梦龙等中外教育大家。我原以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老教育家的观念方法可能有些过时了,应该去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但是,从这一段时间读这些大家的书和各种渠道了解到的信息,发现他们的很多观念方法即使放到现在也依然适用,被人奉为经典。我就想为什么回这样?忽然想到之前在《精进》一书中,提到一部经典作品必然包含了某种接近“事物本质”的东西,也就是某种根源性东西。所以世间千殊百异的人、事、物,最后都可能和这个根源性的东西发生共振,产生共鸣,使之成为经典。那么,这些教育大家也是写出了教育的本质的东西,所以才能令人常读常新。
第三点便是李振西老师对于教育对于学生发自内心地挚爱。李老师讲到看到苏霍姆林斯基自己攒钱买小船带学生们乘舟游玩,想到自己带学生们登峨眉,游瀑布,两颗爱教育,爱学生,以学生的快乐成长为自己最大的幸福的心穿越时空,跨越国界产生深深的共鸣,令李老师不禁热泪盈眶。我在想,这样的亦师亦友的老师,学生们怎么会不喜欢,不爱戴,不亲其师信其道呢?而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学生更多的是指责和抱怨,自己又可曾想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自己对于学生的爱又有多深?自己又是否把学生的长远发展当成自己的第一要务呢?自己对于教育的初心又是从几时一点点消磨殆尽的?想到这里,不禁,倒抽一口凉气,着实惭愧!
再加上加入新网师之后,有那么多来自四面八方怀着对教育,对学习,对梦想的赤诚热爱的优秀学员们,每天坚持阅读,学习,交流分享,在深感自己平庸与渺小的同时,也被深深的感染着,鼓舞着,知道有这么多追梦者一路同行,在深深感恩的同时,也更激起了自己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感恩有你,一路同行,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