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老师在喜马拉雅上开设了“中国文化必修课”,这些内容本来是讲给他的博士研究生听的。但是由于每年招生名额有限,很多人与此无缘。余秋雨老师深感抱歉,于是决定借助喜马拉雅这个平台扩大授课范围。
那有人就会问了,讲给博士研究生听的课程,我能听懂吗?对此余秋雨老师的回答是:在人文学科中最重要的课题总是来自普遍人性,每个人最初的疑问直通最深的学问。
我打算从第一课开始听,每天更新一集,把自己的感悟分享出来。感兴趣的伙伴们也可以去喜马拉雅上收听,堵车伴侣。
为什么把4.23定为世界读书日?
西班牙政府首先向联合国提出将4.23定为世界读书日,因为1616年4月23日是塞万提斯的去世的日子。塞万提斯就是《唐吉坷德》的作者。当西班牙政府如是说的时候,英国政府肯定是非常赞同的。因为1616年4月23日也是莎士比亚去世的日子。是的,两位文化巨人在同年同月同日去世。他们去世的时候,他们的祖国还是对立状态。但整个世界人们都在他们创作的故事中或哭、或笑、或感动。文化能够超越战争,直抵人的内心,在不过的国籍之间激起共同的情感。
要说4.23日,英国政府比西班牙还要多一份情感,因为那天也是莎士比亚诞生的日子。
两位大师去世200多年以后,德国诗人海涅曾经总结说,在小说、戏剧、诗歌这三大领域内有三位登峰造极的巨人,他们是: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歌德。
有三个理由使得4.23日成为世界读书日:那天是塞万提斯去世的日子、那天是莎士比亚去世的日子、那天还是莎士比亚诞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