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最东头是南北走向的乡村公路,在紧临公路的东边是一个水泡子,自去年开始,就被人用沙子填平,变成了沙子堆,老板据说是杨树人,沙子据说也是捞沙子的船只,趁晚上在松花江里捞沙子,然后堆积在这里,这让通往稻田的小土路也变成了沙石路,村里人用沙子也方便了很多。
老爸站的后面是捞沙子的大船。这条路是通往各个村落的乡村公路,如今全部是钢筋混凝土浇灌而成,来往车辆就是在这样的公路上来回穿梭。沙子堆便是在老爸站的正对着前方的路边上,由于忘记拍照,所以只能描述其具体的地理位置了。
自从沙子场挪到这里后,满路上都是沙子,到了春天时,沙土在风卷之下飞扬起来,漫黄了附近的天空。可好处是村里连最低洼的地方,都用沙子给垫起来了,大雨滂沱也不泥泞。
那个老板一家三口人在沙子堆旁边搭建的简易移动板房里住,没有菜园子,所以吃菜都需要到街里买,而村里人,也是东家送点茄子,豆角和葱等,老妈也是其中之一,经常挎着小筐去给送菜,而那个老板总是表现出特别随和的,露出标志性的笑容。
而老爸每天早晨晚上都要在这条路上走上一个来回,大概每个来回四五公里,他每次走步锻炼时,还不忘记去到沙石老板那里去聊聊天,在越来越熟悉的情况下,老爸更加经常让老妈给那个老板家送点蔬菜,说他们没有菜园子,吃什么菜都要买,谁都有难处。
村里人的朴实和热情,经常照顾那个沙石厂老板一家,给送菜送酱送葱等,所以那老板也格外地对村民们友好,只要村民们用沙子,是有求必应,他和村民们礼尚往来,相处融洽,村里人也没有排斥陌生来客,和平共处,谱写了一首友爱互助的赞歌。
在新时代新社会新时期新文明的当下,和谐社会要靠百姓来共同维护和创造,好人终有回报,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