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莫言《檀香刑》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不完美才完美。
人生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太过追求完美固然能使我们变得更完美,可是也让我们变得不可触碰。
完美也给我们带来苦恼,追求的完美没有实现,会过于烦躁。
学会看淡完美,自然就会完美。
月亮总是十五圆,十六亮,潮汐有涨有落,高速公路是弯弯曲曲的。
月亮从镰刀形状变成圆饼,完美的圆形不过两三天,又开始变化,变化的月亮让我们知道了日期,变化的月亮让苏轼写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我们上过高速路就知道,高速公路的路线并不都是直行的,更多的是“之字形”、“s形”……
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国家地质情况,需要根据耕各地的地质情况选择打通路线,比如有些地方地质不稳定,自然不可能在那里建高速公路。还要依我们国家的地形而建。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数学里都学过这个原理,确实会缩短距离,直线堪称完美,时间减少,距离缩短,可是人是会视觉疲劳的。
当我们长时间行驶在一条直线的高速公路上,我们的视线会涣散,警惕心会下降,因为我们觉得都是直线,没有什么危险,存在侥幸心理。
而高速公路之所以要弯弯曲曲,就是为了防止我们视觉疲劳,警惕心下降。
直线固然完美,但它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曲线会使花费更多时间,距离会更长一些,但是它比直线安全。
不完美才是完美的。
2.
《檀香刑》,莫言代表作之一。小说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兵荒马乱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檀香刑》不是固定一个人的叙事角度,而是由书中各个人物的角度出发去叙述,在每个小章节就可以看出来。比如,“眉娘郎语”、“赵甲狂言”、“小甲傻话”……
从章节的开头就知道本章节的叙事人物,连接起那个时代的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