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立项
1、什么是项目?
只会进行一次,包含多项互相关联的任务,并且有绩效、时间、成本和范围限制的一项工作。
项目TRQ:项目时间time,项目资源resource、项目质量quality
2、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
对产品经理来说,最重要的是判断力和创造力,决定做不做、做什么、做多少。
对项目经理来说,最重要的是执行力和控制力,决定怎么做、谁来做、何时做。
两者要在用户需求与有限资源之间取得平衡。
3、项目立项
二、团队组建
1、项目组织结构
注:督导委员会一般是项目成员的老板,用于申请资源的审批与项目进度的督导;服务团队负责产品帮助的编写、上线后的服务工作等;项目经理有时由PD担任。
2、分工
PD:写需求文档(PRD);项目经理:制定项目的开发计划。
三、计划确定
1、确定工期
a)基于网页的软件,项目周期一般两周到一个月;大一点的项目,最多不超过3到4个月。
b)参考BRD中的初评工作量,再次评估并推算工期。产品会议结束到制定项目计划时,PD也在细化PRD,工作量评估可以更准确。
c)开发经理把任务分配给最合适的人;把高手调入关键路径(影响项目完成时间的关键任务)。
d)工作量=(最乐观+最悲观+最可能)/3 或者 工作量=(最乐观+最悲观+最可能*4)/6。
e)项目经理要把开发计划、测试计划、发布计划合并为项目计划,并确定项目的几个里程碑,如需求完成、编码完成、发布上线。
注:TC=test case
2、项目沟通
项目晨会、项目日报、测试日报、需求评审(PD)、设计评审(开发)、TC评审(测试)、功能评审(集体)、项目变更申请、发布预告及公告。
四、项目kick off会议(KO)
1、会议内容(一般15分钟即可)
a)项目背景
b)项目意义、目的与目标
c)需求、功能点概述
d)项目组织架构
e)项目计划:时间点与里程碑、每个人要在每个阶段做什么。
f)沟通计划:确认接口人、定下沟通的规矩。
g)发送会议纪要给所有干系人
2、分解任务(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WBS要保证滴水不漏,如单独的会议室、额外的机器、各种福利的申请等等也要考虑到位。任何时候,都要牢记这个树状结构。图仅为树干,具体还需要分支到更细的粒度。
五、 需求文档
BRD,business requirements document:商业需求文档。内容包括市场分析、销售策略、赢利预测等,没有产品细节,通常是演示PPT的形式。
MRD,market requirements document:市场需求文档。细致的市场与竞争对手分析,包括可以通过哪些功能来实现商业目的,功能、非功能需求分哪几块、功能的优先级等。常见产出物有feature list、业务逻辑图等。
PRD,product requirements document:产品需求文档。对产品功能的进一步细化,包含整体说明、用例文档、产品demo等。
FSD,functional specifications document:功能详细说明。类似于用例文档,经常包含在PRD中,在这里产品界面、业务逻辑的细节都要确定,如表格中的数字对齐方式、保留小数位等。
六、产品需求文档
1、PRD
通常一个项目会有一到多份PRD,每份PRD包含逻辑相关的若干功能点。
2、总体说明
a)修订历史:每次修订日期、版本号、说明、作者。
b)项目概述:项目背景、意义、目的、目标等。
c)功能范围:给出本PRD的业务逻辑图,重点描述系统中角色的职责、与周边系统的关系、全局的商业规则等。
d)用户范围:对本PRD涉及的角色、系统作简要说明。
e)词汇表:对涉及的专有名词、术语、缩写等做出说明。
f)非功能需求:如性能需求、数据监控需求等。
g)其他说明
3、用例文档
a)整体说明:对本PRD的所有用例进行说明,给出用例的可视化表示,说明各个用例之间的关系,一般有类图、用例图、状态图几种表示方法。
b)用例文档:由一个个用例组成(注意要包括边界条件、判断、异常情况)。
c)对单个UC的说明:注释,如界面、交互、文案细节的引用来源。
4、UML:类图、用例图、状态图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将软件工程的过程规范化。
a)类图(class diagram):描述系统间出现的各个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和外部系统间的关系。
b)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描述各个用例之间的关系,用例包(一组相关用例打包而成的模块)、用例和行为者(actor)之间的关系。
c)状态图(state diagram):表述系统里的实体状态转换,同样也是贯穿多个用例的。
5、用例文档
a)用例标识:如uc_homepage,唯一标识,不能重复。
b)用例名:如管理订单。
c)业务描述:商业目标、用户目的等业务内容,说明为什么要做这个UC。
d)需求描述:产品需求,需要实现哪些功能点,这个UC要做什么。
e)行为者:该用例的actor。
f)前置条件:触发这个用例的前提。
g)后置条件:用例完成,后续动作是什么。
h)其他说明:任何其他信息,针对这个UC的特殊说明。
i)界面描述:界面截图,界面上元素的说明。
j)业务规则:整个用例的通用规则,非界面元素或流程的私有规则。
k)流程描述:分主干、分支和异常三种。描述在这个用例发生的过程中,由什么事件触发,系统和用户之间产生何种交互步骤。建议用时序图和活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