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了金融科技培训,拓宽了一些思路,思考许久,决定分享下个人对金融科技的一点理解。说实话,金融科技这个题目很大,涉及面很广,目前我也无法完全透彻的分析金融科技,只能说分享点个人感受,不妥之处请各位大佬批评指正。
二十多年前比尔盖茨说了一句话:“银行业务是必需的,但银行不是必需的。”我回忆了下近几年去银行网点办业务次数,发现我自己一年可能就去网点办那么一两次业务。十多年前在县上读高中时候,当时父母在外地工作,我每个月都要去银行取生活费,一年去个十几二十次的样子。原本非常热闹的春节存取款,有为了给小孩发红包的,有取钱出来交彩礼钱的,碰上今年疫情,银行网点办业务人员非常少。绝大部分银行在疫情期间线上业务都大量增加,手机银行、网银、理财app使用量非常高,以前在线下办理的业务很多转移到线上了。
这次疫情有部分人失业了,有一些企业倒闭,但是也有些企业逆势飘红。在线教育、在线游戏、在线会议等在线服务业不仅没受疫情影响,业绩反而蹭蹭往上涨。疫情将改变人们用餐习惯,也将改变生活方式,非接触式金融服务越来越受现代人喜欢,足不出户享受金融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大家都想留住存量客户同时吸引增量客户,在如今极度重视客户体验的今天,做好非接触式金融服务,让客户更便捷享受服务,才能真正的把客户留住。
如今越来越多银行往开放银行方向发展,提供的不仅仅是金融服务,也是科技服务。各行各业的用户通过连接银行API接口,共享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出用户习惯,为精准营销精准服务做好充分准备。开放银行从客户服务进化为用户服务,服务范围不仅仅是本行客户,还包括全量客户;从封闭业务进化为场景服务,立足客户实际场景,深挖客户需求,解决客户难题,让客户满意;从原来的单向模式进化为平台经济,从app运营进化为app开放。打破传统边界、以平台为模式、API为形态、连接各方,为各行各业提供服务。开放银行的缺点就是数据使用规范性还不足,以后应该会更加规范数据,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保护公民隐私。
大数据对金融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习惯,精准留住存量客户,定向挖掘增量客户,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发放贷款需要从各种途径详细了解客户财务情况、公司经营情况;卖理财产品也需要根据客户习惯定向营销;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财务动向,知晓哪些客户可能即将流失,在流失前精准留住客户。
现金钞票已经很少用了,中国人民银行已推进数据货币在苏州试点,将来的金融与科技联系将越来越紧密,依靠金融科技,助力金融行业飞速发展。这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拥抱金融科技,让科技把金融服务变得更便捷、更智能,更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