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很大,但是今天要从一个很小的角度来谈。
作为学生时,我的所有文学养分几乎都来自课外书,而不是语文课。我小学时已经囫囵读完了《红楼梦》,并且哼着电视剧歌曲就背下了黛玉《葬花词》,而《红楼梦》的片段《刘姥姥进大观园》直至初中才收入课本。在高中,课本中的典型文学经典是诗歌散文、鲁迅小说《故乡》这类短篇,或是戏剧《雷雨》的部分片段,作为一个小文青,我会读过鲁迅更多作品和《雷雨》全剧,但是大部分同学对文学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课文式的、被生生截短的名著片段。语文课总给我一种“吃不饱”、太容易的无聊感觉,又像家里兄弟姐妹里最乖巧的的老大,不用特别关注,把该给她的时间都牺牲给不开窍的弟妹——数学和物理,结果她考试的时候还老拿个好成绩。
老师会教我们总结中心思想,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但并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老师会挑出祥林嫂的“眼睛间或一轮”或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钱”,细细揭示其中的奥义,给出标准答案,却很少给我们机会去发掘类似的表达或交锋不同的诠释。
跟我理科出身的先生聊天的时候,他会隐约记得课文里的一些句子,是当年的“要求背诵”,记得一些修辞方法的定义——这就是他对文学理解的全部。而我只觉得,文学没什么可学的,多看书,自然就会了…
后来,我成了一个语文老师,我想用我曾经被教的方法教我的学生,再让他们多多看书,不就好了吗,直到我看到了他们高中毕业所要参加的中文考试(约等于我们的高考)写作题目是长这个样子的:
在你所读过的作品中,“颓废”在什么语境之下出现以及如何出现?
在文学文本中,作者经常通过疯癫之描绘及其对人物之影响来挑战社会的价值观。利用你读过的作品来讨论这个说法。
根据你所读过的作品,来论述它们的完结/结尾是否恰当。
读者会同情或者憎恶作品中的人物及这些人物所持有的态度与价值观,在你读过的作品中,这种情况达到什么程度?
特定的历史语境与文化语境能够决定一个文学文本的风格与意象。根据你所读过的作品来讨论这个说法。
在你读过的作品中,次要人物的行为如何促进情节的发展?
……原来,这也是文学可以谈论的问题?居然,我竟从来没有认真谈论过这样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又那样地蛊惑着我,像是心里的馋虫,看过的书都变成了美食,馋虫勾着我——来吃吧!吃吧!
我感觉到一种极复杂的情感在上下翻腾:激动、遗憾、委屈、热血沸腾、难过、愤怒、希望、恐慌……
我接着又知道,他们在两年内需要精读学习的作品,可以多达13部。注意,不是课文,而是完整的集结成书的作品——需要从书单中精选的名著!而且,这两小时的论文写作还只是最后考试的其中之一,成绩只占一小部分,除了写,还要比较阅读、口头分析、班级演讲…
多么变态的语文课和考试!可我怎么竟生出一种受虐狂似的快感?真希望当年的小文青能上这样的课被狠狠虐待一番,保证它虽虐我千百遍,我却待它如初恋!保证我不再哈欠连天、移情别恋,偷偷变成恶补物理的时间!
那时已不再文青的我遗憾着、羡慕着、嫉妒着,因为我从小到大曾经读过的作品,没有一本曾经被如此对待过,没有人告诉过我,文学可以有另一种打开方式。
我竟然开始第一次对考试有了一种不功利的渴望、对语文课有了一种走出舒适圈的盼望、对阅读有了一种与灵魂撞击回响的期望。
重点是,当时那一霎那的震惊和由此带来的巨大的自我崩塌和反思。后来知道这个课程被称为“小中文系”,类似大学预科。然而坦白说,我当年经历的大学中文系可能在读书量上更大,但教学的方法依然是灌输式而非互动和探讨,在文本细读和文学比较上欠缺深度和方法训练,对于培养写作能力更是严重缺乏关注。我真觉得自己大学白上了!
记得进校没几天,老师就高傲地宣称:我们X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当时新生们全体沉默、无可反驳,琢磨多年后我才想出不对劲之处——虽然可以理解作家和写作不代表文学的全部,但不可理解的是在文学系里彻底放逐文学的创作者,背后是怎样的逻辑?面对一群年轻激扬的灵魂,宣布他们中很多人的文学梦还没开始做就得先死了这条心,又是怎样的一种知识掌权者的倨傲和残忍?
包括我在内的一群迷茫小文青,我们的笔从此开始或埋藏、或流浪…阅读品味变得随波逐流——如同奔跑无定向,斗拳打空气…多希望那时有人能真正教导我们:
当我们谈论文学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以上题目来自2019年5月IB中文语言与文学考试试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