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菇凉
刚从桂子姐的文中出来,桂子姐讲述儿时吃甘蔗的经历,以及逛庙会买甘蔗的经历。其实我们的童年大致相同,都有一个热闹非凡的庙会,有吃的有喝的有玩的,不过避免不了的是扛几颗甘蔗回家啃。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除了西瓜,甘蔗却是记忆深刻的。不过老家不叫甘蔗叫薯蔗,是甘蔗的另一名字,有的的叫糖蔗,还有的叫黄皮果蔗。
因为特别爱吃甘蔗,也许是儿时的物质贫瘠,地里盛产的瓜果都是我们心心念念的零食。
儿时吃甘蔗除了到集市购买之外,家家户户的地头都种些甘蔗,那时家家户户都有好几个孩子,为了这次爱吃的孩子,父母都会在春天买些甘蔗苗种到土地里,等到十月份左右收获。
我家当然也不例外,不过那时我的妹妹还很小,负责吃甘蔗的就是我了。
有时等不到甘蔗成熟,就跑到地里,钻到甘蔗堆里,瞅个头最大且最粗壮的甘蔗,上去一脚给踩掉,有时大的都踩不断,从骨节是很好折的,不过有时是从中间柠断,有时只能尴尬的来回转圈。
那时吃甘蔗真是上瘾,母亲不知道,我就偷偷跑到地里拉棵跑了回家。我家房子里地只间隔几十米,墙头东边是邻居家的地,再往东就是我家的。
有时站在门口,朝东方一喊,静悄悄的村庄里很是响亮,地里人都答:“哎,知道了。”
有时吃甘蔗会被利到嘴巴,鲜血顺着一道浅浅的小口子流出来,不过两天好了以后,还会照样啃甘蔗。
甘蔗吃多了会上火,有时啃太多甘蔗,嘴巴两边都会烂,长不开嘴的那种疼。母亲总是给我说:“别吃太多甘蔗,会上火。”
我却偏偏不听,尽管啃甘蔗啃的烂嘴巴,还是义无反顾,刺啦刺啦啃的带劲。
甘蔗吃的第一口是很甜的,都是边嚼边咽,直到甘蔗再也吃不出来水分,把最后一口也吸干净才舍得啃吐掉。
每年的春天二三月份是种植甘蔗的季节,父亲都会到集市买些许甘蔗回来,砍成一节节的,栽在泥土里,大约记得还会覆盖一层保鲜膜,总之等到吃甘蔗却是到秋季的摘花时节。
累了,渴了,就que根甘蔗做下来,分几节。儿时最喜欢吃的甘蔗是中间的,上面的不甜,底部又有很多的根,而且特别费牙,不过父母都会用刀,把上面的皮子削下一些,这样削后的,就开始抢着吃。
每年的二月十九是记忆里最喜欢的会,每次村里都会搭戏台子,卖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蝴蝶的发卡,打耳洞的,打烧饼的,炸糖糕菜角的,还有小煎包的,等等,其中就有卖甘蔗的,那是每次都少不了的。
现在时代不同了,吃甘蔗很方便,集市都有卖的,而且是切好一节节的,皮子削的干干净净的,但是我总觉得少了一种乐趣。就是那种啃皮的感觉。
以前的田地,放眼过去家家户户的田间地头都种着甘蔗,红薯,花生,毛豆等等。
虽然现在的孩子童年里零食很多,玩具很多,但是对比80,90后却少了很多体验的乐趣,收红薯的乐趣,收花生的乐趣,摘棉花的乐趣,以及钻进甘蔗地里,挑选甘蔗的种种美好。
去年过年时在集市闲逛,看到很多人排队买甘蔗,我也凑了个热闹,买了一棵。不过等到吃起来时,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没有儿时的甜,也没有儿时的那种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