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给50多个小朋友(95后的少年),做了一次漂亮的工作坊,内容讲的是“品牌”。当时为了跟他们分享“成就事件”背后蕴含的经验和优势,我就举了我做公开演讲这件事情,今天整理出来跟大家分享。
2019年以前,我都是一个特别不会公共演讲的人,现在其实也不敢说自己很会。因为我见过那种为舞台而生的人,知道他们只要站上舞台,整个世界就是他们的那种魅力。我很清楚,我不是那种人。我是那种,需要大量准备和练习,才能顺利地讲完一次演讲的人。不过,今年这个能力似乎在各大场合锻炼完之后,我进步了一些。不仅我进步,我很开心的是给新禹种下的种子,似乎也发芽了,所以现在才能斗胆来做这个经验方面的分享和整理。
以前我公共演讲不擅长到什么地步呢?
上学的时候,我选课尽量避开需要讲话的课程。因为我知道我一站在人前讲话,我就会紧张到不行,表情僵硬声音发抖目光回避。小时候被我妈推出去参加手风琴比赛或者是任何舞台表演,我都会在前一晚紧张到失眠,然后非常讨厌我妈对我做的一切。
5年前做读书会的时候,明明只是5个人的小组,轮到我讲话,我都会紧张到忘词,声音无限颤抖,尽量埋头看自己的笔记,假装看不到大家的表情,也想尽量掩盖我的紧张和无知。不要说5个人了,即使是2个人的对话,只要一聊深度的东西,轮到我“发言“,我自己都会紧张。
还有更可怕的是第一次被电台采访,让DJ无奈地NG3次,最后对方教我深呼吸,甚至DJ助理善意地提醒说“其实我们节目没有很多人听,我们后期会剪辑,你可以放松点”来安慰我。所以如果你的演讲能力,也带给你困扰的话,看看曾经的我,希望能给你力量,然后继续看下去哦。
4种大量练习的场景如下,按时间轴分享:
1.线上课程:真正开始大量演讲,是从2016年的线上分享会开始的。那个时候我给自己立了一个挑战,“在最后100天,完成20场线上分享会”。完成了这个挑战,结果意外地给我积累起了做线上课程的能力和个人品牌。这样的刻意练习和挑战,我非常鼓励大家去做。既能突破舒适区,还能完成个人品牌的积累,简直就是一箭好几雕。不过这个阶段的我,在线上大量练习后,表达能力的确上去了非常多,对自己要说的内容,也非常的熟悉。熟悉,就不那么害怕了。
2.限时演讲:线上分享会,通常必然都是限时分享。后来我在工作场合,就想着不如多给自己增加一个练习吧:限时演讲。这个挑战,从2017年开始,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同事老板老公朋友都不知道的情况下,默默地进行着。这其实也是一个非常推荐大家练习的场景,练习”不说废话“。在工作场合中,虽然没有一个实体的舞台让我们进行演讲,但是“限时表达”的场景是无处不在的。比如,老板突然问你一个年度报表的事情,他要的是结果,不是我们怎么获得结果的途径和时间。所以如果我们说了很多废话,不了解我们的听众(老板),那就完全失去了和他们之间沟通的焦点。以前我其实能察觉到我有一个问题:我很容易让一场对话陷入死局,或者是让对方觉得无聊。其实就是因为我说了太多废话了,完全让对方失去了耐心和兴趣。关键是,作为一个发散型思维的人,讲偏对我们来说太容易了。所以,一定要让自己学会限时表达,不说废话。而限时表达的精髓,不就是演讲嘛!所以给自己植入“演讲思维”,在生活中刻意精准表达,会发现自己在职场和生活中,都有趣了好多。
3.亲子阅读:很多人会误以为亲子阅读最大的受益者是孩子,结果后来我发现我其实也是非常大的受益者。因为新禹3岁之前的阅读问题,我跌了很多坑,所以为了让他爱上阅读,我下了一些功夫,整出了一套“HOUSE”亲子阅读法,这个事情发生在2018年。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为了吸引他的注意力,为了让他重新爱上书本,我夸张地表演和声情并茂地讲述,影响到了他。一开始在进行“HOUSE”法的过程中,我察觉到了我身上的各种限制性思维,例如“自己的表演台傻了”,“被别人发现我这样子,应该是丑爆了吧”等等。这样的限制性思维,直接导致了我的公共演讲表现力非常差,没法像舞台型的人那样充分发挥自己的肢体语言。是哒,就是肢体语言!所以在亲子阅读中,为了让新禹爱上阅读,我不得不打开我自己,舒展我的肢体语言。结果跟他讲多了,我其实就练多了,慢慢地开始影响我在家庭以外的公共演讲。所以现在很多人会说,grace看你演讲,说得很好,既轻松又有趣,还有大师的风范。后来,我都会跟他们说,这真得感谢我儿子,是他把练成这样的。
4.线下聚会::18年开始我飞到国内进行一些大型分享会,因为有前面1年多的积累和大量练习,此时跟小伙伴们的面基和分享,更像是“实战”了。当然此时,我也没有觉得自己的演讲能力有多好,我最多实现了一点:我不紧张了。但到达收放自如,具有观赏和学习借鉴的地步还差之千里。不过重要的是,我从线上走到了线下,让我有更多机会去了解和观察怎样打磨自己的演讲能力,能让听众们更喜欢和愿意听。
如何做一场感觉80分的公共演讲:
1.内容:演讲的内容是熟悉且热爱的。现场的感染力,一定来自于演讲者本身的热爱。如果演讲者对自己说的内容不熟悉,不热爱,那感染力用再多的技巧也是很难做到的。而且,为什么要刻意呢?明明讲自己熟悉且热爱的话题,就会自然而然形成自己的风格和魅力,反而是非常容易做到的。所以平时,一定要多总结自己的经验。总结和梳理,是为了熟悉!
2.框架:用关键词开头,穿插金句,善用总分总的结构就很好了!这个是不是看起来很简单,一点都不意外,因为真的就是这样!看看我前面写的文字,是不是也是以关键词开头,方便大家记忆和明确重点。开头抛出总结性观点和特征,中间用案例或者故事来穿插,结尾又用句子收尾,其实是非常容易的。此时,你会发现,写作和演讲都是一样的~
3.故事:现在大家可能都知道,讲好故事比逻辑更重要的道理了。逻辑真的是只适合自己看,自己梳理。对于听众和读者来说,细节化的故事描述,更能走进大家的内心。故事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经历的事情。
4.听众:了解我们的听众喜欢什么,什么是他们关心的,然后精准表达,这是调动他们兴趣的关键。以前我可能也是经常自己讲到自嗨,或者是自己认为有太多重要的东西想要传递了,结果反而忘了去了解我认为重要的,跟听众觉得重要的到底是不是一样。
5.练习:到现在为止,我虽然都没有写逐字稿的习惯,但我有画脑图的习惯。梳理自己的演讲逻辑,大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6.风格:我其实并没有上过什么培训班,也没有看过演讲的书籍,不过我还是看过不少演讲视频。在这些演讲视频里,很多人他们本身就不是天生的演说家,但是仍然有非常动人的演讲。所以我知道风格这件事,一定是适合自己是最重要的。风格绝对没有好与坏,也没有绝对好的标准。风格的形成,就跟路一样,是需要练出来的。最后发现,原来是一种自洽。
综上所述,如果你跟我曾经一样害怕演讲,那不妨就从生活当中先植入“限时表达”的练习,或者是挑战自己一年演讲20场,又或者是跟你们家的宝宝们一起进行亲子阅读。我的理念是:生活是最大的学习场,我们怎么开心怎么方便怎么来。好好说活,一起做个让人舒服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