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都是愿望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即使无数次的告诫自己,却始终还是应验了应童老师的那句活在头脑的编织里了。
昨天一早送孩子上学,最后一天考试,一学期的紧张生活告一段落。孩子在车上说“妈妈,我放假了想去爸爸那里住几天。”我答应了,可心里满满的失落。一整天心情都在低谷,觉得伤心和失落,想不通为什么我那么努力付出那么多,孩子心里却始终那么亲她爸爸。我也告诉自己,孩子和她爸爸关系好,说明我教育的好,我不把自己对前夫的恨与不满在孩子面前诉说,可我心里清楚,我的控制欲还是很强,我内心依然希望孩子靠近我多一些,因为一直是我在抚养她。
晚上公司开会,回家已经8点多,想着孩子一人在家,就给她买了小蛋糕,想给她个惊喜,孩子很开心,母女俩就这么在餐厅一个吃一个聊,毕竟放假了嘛,孩子的心情是愉悦的。聊到了应童老师的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我说妈妈以后尽量做好自己的事,尽量不来参与你的事情,也希望你能有这样的界限感,学着一起做好自己的事,女儿一句“你以前不也这样说过,可你从来没有做到过”立刻激怒了我,于是我就开始发飙了,还提到了她的爸爸。女儿和我争执起来,然后女儿哭了,我也回房间后哭了……
回想起那一刻的我,就如同一个疯子,我讨厌那一刻的我,可是却反复在生活中演绎着那样的角色。
一个人在房间哭了很久,冷静下来了,一看时间已经11点了,女儿没有进我房间睡的意思,最近天冷,她一直跟我睡,于是起床去她房间叫她可以休息了,她冷冷的回复我过会再睡,我说尽量不要太晚,于是就回房了。不一会她进来拿被子,说她回自己房间睡了。关上门的那一刻,我又哭了,我知道女儿离我越来越远了。平复心情后起床,走到她的房间,她依然在看书,没有理我,我到她身边,把她抱入怀里,但我感觉的到孩子不太情愿,我说“妈妈刚才的态度确实不对,妈妈向你道歉”孩子没有说话,我也不再多说,我知道语言此刻是苍白的,我只是把她抱在怀里,过了一会她说“明天下午我去爸爸那里”原本说好是晚上去的,我说好的,然后我就回房间了。
我知道症结在哪里了,我始终介怀孩子早上那句话,在我心里不平衡的点就是在孩子一放假就想去爸爸那里。我告诉自己不要这样,无论她爸爸做了什么,伤害我多深,那都是我们夫妻的事情,孩子亲近他没有错,无论我多么不喜欢他和孩子的交流方式那都是他们父女两的事,我无需那么介怀,可是道理我都懂,做到却是那么难!
也好,孩子去她爸爸那里觉得轻松,只要她开心就好,彼此冷静一些日子未必是坏事。2018年,努力的方向就是改变自己的坏脾气,这个脾气不改,与我的后半生来说终究是个坏事,受苦的也终究是自己,那么就加油吧,努力把应老师的学问用在生活中,期待着自己的改变只有自己真的改变了,才是真的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