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上午,我来参加拆书帮的线下活动。我到门口时,已经提前到了四名小伙伴。有三位是郑州分舵的会员,另外一个姑娘我不认识,应该是第一次来参加活动的。作为一名经常参加活动的“钉子户”,近段时间能参加过两三次活动的人,大部分我都认得,最起码也能混个脸熟。按照惯例,我们是要对第一次来的小伙伴多一点照顾的。
胡旭和这位姑娘交流了起来,得知这姑娘叫小张,是一名健身教练,她的主要方向是做做减脂餐的饮食搭配,而胡旭是团课教练,这怎么着也算是同行呀,俩人一下子就热络了起来。胡旭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拆书帮呢?”小张回答说:她在线上报的另外一个训练营,里面的老师提到了查实棒的RIA便签读书法,能对书的学以致用起到一定的效果。她觉得自己平时读书都是死读书,书看了就忘,压根不知道怎么用。她就找到公众号,联系到了郑州分舵。
另一位会员问:“《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你看了吗?书中详细介绍了RIA便签读书法,可以解决你在前面提到的看了就忘,用不起来的问题”姑娘摇了摇头。
我作为一名拆书帮的“老鸟”,灵机一动,就对三个会员说:“你们三位,要不给新来的小伙伴讲一下什么是拆书帮和拆书法?”
三名会员就把这姑娘围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介绍起来。
胡旭说:“拆书帮是一个能帮你把看到的书中的知识转化为你能力的社群。”——宣传口号就是这么宣传的,这是人家来的目标。
小王说:“我们在拆书帮用的方法叫拆书法,就是你看到一本书的时候,看到了觉得可能对你有用的地方就用这个方法来看,可以解决读不懂看不下去的问题。”
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这个画面觉得有些好笑。根据小张的表情我知道她没听明白。这些每人听各种版本的拆书帮和拆书法的介绍,都在二十次以上,想必自己也会像周边的朋友介绍吧。今年是我进入拆书帮的第5个年头了,我觉得自己也就从去年才能讲明白拆书帮和拆书法到底是干啥的,能给身处其中的人带来些什么。
在成长会我也算是老会员了,持续行动是从今年才开始的,《持续行动》和《刻意学习》这两本书每本都看了不下三遍,S老师的课又听了好几次,如果让我去对一个不了解的人讲清楚持续行动和刻意学习的要点,我也会有些懵,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
看书后,记不住,用不起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人对读书结果的要求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我个人看来,和各种营销号和大V的宣传脱不了关系,有太多的人都看到过可以看书提升能力,看完一本书后就可以输出讲书稿、听书稿,稿子写得好了,还能卖上大价钱。各类图书的宣传,在图书介绍上有读者痛点描述和书的亮点介绍。读者没看到痛点,还不觉得自己有问题,看到痛点后,就开始对自己读书的结果提要求了。读者没对自身读书的过程提要求,没对大脑的思考提要求,直接对读书结果提要求,在我看来这是典型的跟自己过不去系列之一。不到位的执行就会有不到位的结果。
看书的目的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自己服务的。有人把看书当成陶冶情操,打发时间的方式;有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希望在书中找到答案,指明方向。这种问题不限于解决工作、生活上的疑难杂症;自己学了之后再教给别人;想要有更进一步的提升等等。要对自己提出用起来的结果,给行动的过程提用的要求,行动的强度还得够。就算行动了也不一定能达到你要的结果,也许你对结果的要求就是不切实际的。
别人听不懂我们有关各种概念,方法理念的介绍,除了我们没讲明白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他们不相信。在今年成长会的招募文案出来之后,我向几个过去对成长会就比较感兴趣的朋友推荐了。我告诉他们说我在成长会之后,就有人表示在今年9月1号续费时,让我帮他们留意着,我还专门在手机上定好了闹钟,在成长会帖子出来的时候,就给他们发过去了。有些人干脆没回复我,还有些人问我:“小荷,你在成长会都收获了些什么呢?”其实要从结果产出的层面来看,我还真没做出可以拿得出来说服人的成绩,就简单说了下行动量,而不是行动结果。然后他会表示现在太忙了,没时间加入,不过会持续关注我和成长会,等以后有时间了再来。
我们在向他人推荐社群的时候,收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馈。懂的人明白它的价值,身处这个社群,也许眼前并没有带来什么世俗的意义上所能衡量的成就,但是我们身处其中时所感受到的滋养,认知的提升。有些有心人会在我们说话的不经意间,感知到我们的变化。我们的语言从以前的傻白甜到现在对一些事情、现象发表有见地的观点,也许一句话会给别人带来触动和启发,这是我们内在变化的外露。很多人是感知不到这种变化的,他们会从你所处的位置,你挣的钱来评价你。到了某个他们认可的位置,你就成了“人上人”,没有到那个位置,你就依然在尘埃里。很多想要提升的人,还一直走在寻找那条能给给他们带来确定性结果的路上。从营销的角度来看,无效退款的保证还是挺吸引人的。认知不够,不仅被骗钱,浪费时间,还会被毒观念洗脑,没法静下心来过慢慢成长的生活。
写到这里,我有一个自我觉察就是:我对自己做的事情都有很多矛盾的态度,一部分相信,一部分怀疑。相信的这个部分让我走在持续行动的路上,不相信的部分还会时常受到外界的诱惑。比如说,我看到了别人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成就,我会羡慕,会好奇别人做了些什么。一圈寻找答案所荒废的时间,会耽误我在原本正确的路上行驶。我还没有在正在做的事情里寻找正面反馈的意识,或者说这一项能力还不强,过去我带来愉悦感受或者正面反馈、暂时缓解焦虑的事都会吸引到我。我知道这个月的余暇时间要准备拆书课,一个没忍住跑到全国便签营做了教练;我知道我该收收心研究写作了,可总觉得还有其他更要紧的事要做。
全心全意,就是把那一部分怀疑的心态放下来,把心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