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到”: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豪放在先,为何却说苏轼开创了豪放词?
前言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的这首《渔家傲·秋思》的确是一首豪放之词,不过他的词作品并不太多,没有产生苏轼那么大的影响,因此一般认为苏轼对于豪放一派有开创之功。
其实除了范仲淹以外,在苏轼以前,也有不少豪放雄伟、以诗为词的作品。
一、五代词人鹿虔扆《临江仙》
最早的词都是伶工之词,创作者和演唱者也大多是伶人乐工, 中晚唐时,文人写词渐渐多起来,其中温庭筠、韦庄是其中写词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词家。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唐末五代 18位词家编成《花间集》,这就是花间派的由来。
花间词以旅愁闺怨、合欢离恨为主,大多局限于男女之情。但是其中也有不同的声音,就是鹿虔扆的《临江仙》: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鹿虔扆(yǐ)作为后蜀进士,累官学士,后加太保,人称鹿太保。他与欧阳炯、韩琮、阎选、毛文锡等词人供奉后主孟昶,这几位名声不是太好,被忌者称为"五鬼"。
鹿虔扆虽属于花间一派,但是词中多感慨之音。这首《临江仙》有花间词中少见的豪放之风,全篇摹写亡国后境界,有《黍离》、《麦秀》之悲。颇有后来苏、辛“以诗为词”的豪放特点。
二、李煜亡国之词
李煜在亡国以后,词风一变。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后来的南宋词也在靖康以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轼的豪放词就和李纲、张元干、辛弃疾的豪放词便有不同。
李煜后期的词,题材有了变化,多了故国之悲,思想也越发的深刻。
例如《浪淘沙》放入南宋词中,也可与陈与义、张元干等人为伍: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剑已沈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另有《破阵子》,起句豪迈雄壮,可惜虎头蛇尾,越往后气息越弱。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阙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苍黄辞庙日,教坊独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王国维对于李煜词的变化和贡献一言以蔽之:
“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
三、柳永八声甘州
柳永是婉约词的一代宗师,人称:凡饮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但是他常常因为“词语尘下(李清照语)”而被士大夫们瞧不起,张舜民《画墁录》曾经记载:
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宗,吏部不敢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
苏轼当年也揶揄秦观填词效仿柳永,《高斋诗话》:
少游自会稽入都,见东 坡,东坡曰:'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少游曰:'某虽无学,亦不如是。'东坡曰:''销魂当此际',非柳七语乎?
但是柳永也有雄浑豪放之处,例如这首《八声甘州》:
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对于这首羁旅行役之词,苏轼也为之折服,甚至赞赏:不减唐人高处。
人皆言柳耆卿词俗,然如“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唐人佳处,不过如此。《侯鲭录》
四、张昪 离亭燕/宴
张昪(992年-1077年),字杲卿,他比晏殊小了一岁,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当时的苏轼还没有出生。
张昪只传下来两首词,其中一首是《离亭宴》: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翠色冷光相射。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
天际客帆高挂,门外酒旗低迓。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危栏,红日无言西下。
在三国演义开篇时,我们可以看到杨慎的《临江仙》下阙写到: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从中可以看出张昪这首《离亭宴》的影子。
五、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时写过两首江城子,一首诗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另一首就是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熙宁年间((1068—1077年),西北边的西夏一直是北宋的心腹之患,北宋执行“熙河开边”的战略,和吐蕃、西夏屡次发生战争。因此苏轼有“西北望,射天狼”之语。
苏轼这一首抒发爱国之情的豪放词,无论题材还是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苏轼做完这首词以后,曾经问一位精通音乐的优人:“我词何如柳耆卿?”人家回答说:
“相公词,须用铜将军、铁着板,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柳学士词却用十七八女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坡为之抚掌大笑。《尧山堂外纪》
苏轼曾经写信给好友说过: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从此以后,苏轼又创作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一系列豪放旷达的作品。从此奠定了宋朝豪放词派的基础。
结束语
上文中提到的鹿虔扆词和李煜词具有亡国以后的黍离之悲,柳永在羁旅行役词中写出了盛唐的气象,范仲淹是边塞词,都有以诗为词的迹象。
到了苏轼时期,原先只做诗不填词的苏轼,借鉴前人的作品,在婉约词盛行的词坛另辟蹊径。他拓展了词的意境,并以诗为词, 创作了大量的豪放之词,并且对当时的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前面词人所没有达到的数量和高度。因此苏轼被认为是豪放词的开创任务。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