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没有执行力,会喜欢用等?
我做什么都都没有计划,就是怕万一计划好了没时间怎么办?不就瞎了嘛?
失去了时间的约束力,就在做事情方面养成的随意的想法,时间久了一切的行为都变成了自然的事情。自己就处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地步,一切都变的那么顺理成章那么自然!所谓的习惯形成了。
习惯就是长期养成处于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
复读笑来老师的音频版20|如何认知、选择、培养正确的刚需
判断自己是缺乏刚需
就像笑来老师说的:做事情就要做到第一,最差也要做到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
自己没有执行力也是没找到自己的刚需
生活中我是经常这样的
看书
书名这么有吸引力赶紧看看,看了几页遇到看不懂的地方,明天再看吧!一天、两天、五天、一个月……
这本不错哦开始看,看了几页遇到看不懂的地方,明天再看吧!一天、两天、五天、一个月……
一本书、两本书、五本书都在书桌上放着(都是没看完的),一天、两天、三天……书上有了灰尘
看专栏
今天看了写写留言吧,心里会冒出个念头:这个是需要思考的,孩子在身边静不下心(自己就没有想办法给孩子协调让孩子给出一段时间),等会吧……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时钟它不停的转呀!
培养自己做到第一或在自己的范围做到最好的刚需
我从来没有尝试过第一的滋味
上学时没得过第一,和大家说话时没有崭露头角的说过,在工厂上班时做的不是最快的那一个。我就属于属于“小小草”,就像我们007苏磊链接大王分享的那样:把自己放到人群里都看不到的那种人。
没尝过做第一的甜头,就没想过把做的事情做到最好,时间长了自然的就习惯了。
理解了没有执行力是缺乏刚需,刚需是没有想过要把事情做好或做到第一,践行是关键了
那就给自己订一个小目标
在自己的范围内选择做到最好
把眼前需要做的事情用耐心和长期的眼光
当作的事情做不下去时就告诉自己:我是活在未来的人!
耐心自然的就出现了。
只字不差的阅读、做笔记是很多同道中人都推荐的行动之一
只字不差的阅读才能理解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甚至还要只字不差的多读几遍。
用做笔记方法积累自己的厚度
读书时把自己的笔记分类,以便自己随时方便查询。
元认知
在践行中还不能缺了元认知的伴随,时刻用元认知监督自己是否在践行。
现在做到最好是在为了要在将来做到第一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