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诗文:《略述末伏》

〖张纯植字〗        【深圳    张安立】↓

————————————————————

                  《略述末伏》

      四季循环已入秋,苦夏够苦皆忍受。三伏余热今末伏,秋风会意偶轻拂!

      今天末伏,三伏天末,所谓末者即是末端末尾之意,意思是伏日已至尽头,炎热天气渐渐结束,夏离秋来,炎热不再,虽然末伏之时白天阳光依然强烈,但是早晚明显凉快。

      古云:“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虽然在此夏秋炎热之际亦能有所明显感觉。例如,立夏,表示开始进入夏天,似乎天气已经变成热的时候,而且随之而来的还有小满、芒种、夏至几个节气。但是却还不至于进入三伏天时。可是,似乎不久之前,刚刚才进入伏天,那是三伏之首,谓之初伏。却不及想,前些时日,小暑大暑也都匆匆而过,转眼之间,季节转换,长夏离去,立秋到来。今天已是末伏,在此之间,这初伏十天加中伏十天如此光景都已悄然离去,因此不得不同感现代人们平常的一句口语:“时间过得好快!”时光一如流水,如果引用一句古人语言形容,那正如此:“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话说“末伏”二字这个雅名,并非人尽皆知,但是,“末伏”就是民间所谓“秋老虎”这个俗称,而这个“秋老虎”三字却是个个听闻,即使是那些天真烂漫未经世事的小孩子们,可能也听他们身边的大人们经常聊起过“秋老虎”,因此,久而久之,他们的小小脑海里也就储存有“秋老虎”这一概念。然则,遑论这些小孩子们,即便如更大更大的大孩子们,若说“末伏”其名,那么,他们可能一方面闻所未闻,另方面也可能不明其意。由此可见,“末伏”二字属于书面语言,而且太过文雅,鲜为人知不足为奇。可是“秋老虎”三字表示口头语言,你说他说,我听亦说,等于人人传说,正如广告一样,具有广而告之效果,人人皆知自然而然。

      前天立秋,今天末伏,在祖国北方地区,早晚凉快比较明显,但是中午还是偏热。而祖国南方地区,天气很热还在继续,只是热的程度也在减缓。在立秋至末伏这期间,天气虽然依然很热,但这种热跟夏天之热略有不同。比如夏天属于湿热,夏季酷热汗多,损耗过多,人体水分容易流失。但是秋季气候开始干燥,因此极易出现秋燥,常出现有口干舌燥、皮肤干枯、烦躁不安等情况。相比夏天,此时补充水分很重要。由于秋燥易伤肺,除了喝水补充水分外,喝些滋阴养润的汤水防燥又养肺,对身体较好。

      末伏,乃“三伏”之末,所谓“伏”即是“暑气潜伏于地”之意,标志着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也有解释“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此时三伏天正值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之际。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受东南风影响,而东南方源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潮湿,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末伏时天气的一大特点是, 白天高温闷热,但早晚明显变凉,昼夜温差大。所以末伏时节,取凉须有节制,以免伤及身体阳气。切忌猛吹空调、直吹空调,也不必频繁地进出空调房。不宜贪吃冷饮,特别是早晚气温下降时,注意衣服增添,避免感冒着凉。

      说来夏秋之际在二十四节气中的表现却是有点特别意思。古人之所以将一年中的极热天气称之为“暑”,同时又找出了一个“伏”与之搭伴,除了文化含义外,另一重要目的是出于养生的考虑。“三暑”包括小暑、大暑、处暑,“三伏”包括初伏、中伏、末伏。它们全都代表一年之中最高温极端天气,时间轴与温度轴上的曲线趋势基本一致:暑天来,伏天到;伏天消,暑将尽。末伏结束暑结束,天气正式凉时候。炎夏湿热秋燥苦,日常养生宜清补。然则,有时饮食太过清淡不独令人食而无味,反而造成营养缺乏之负面因素。因此,民间流行的“贴秋膘”之举也是应时而出。而且民间俗言:“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猪肉、牛肉、鸡蛋和蔬菜以及葱蒜等类一起上,滋补营养,把人体夏季瘦掉的肉肉弥补回来,同时也是补充自身体力。

  末伏时节,清茶一杯不独能解渴消暑,且能起到养生保健作用。绿茶、菊花茶、金银花茶等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提神之功效,正好适合此时饮用。此外,枸杞茶、红枣茶等则能滋补肝肾、益气养血,适合体质较弱的人群。

      末伏犹似战场上的一位末将,虽然不象一年四季各大节日或节气那般显山露水风风光光,但亦正如古兵书中的一句台词:“未将在此,胆敢者来!”因此自带一点霸气,且又别有一点意趣。例如关于末伏的俗语:“秋后一伏,把人热哭”、“秋后十八盆,塘中才断洗澡人”等,末伏时期的炎热跃然于字。“末伏热不透,冬天暖悠悠”:暗示如果末伏不是很热,那么冬天可能会相对温暖。“初伏浇,末伏烧”:如果初伏时期有充足的雨水,那么末伏时期就会非常炎热和干燥。“冬天冷不冷,末伏早看天”:如果末伏时期非常炎热,那么当年的冬季可能会来得较晚,且冬季相对暖和;反之,如果末伏时期多雨,那么冬季可能会比较干燥和温暖。“末伏热如炉,一雨便成秋”:末伏时期非常炎热,一场及时雨可以带来凉爽,同时也预示着秋季已来。“末伏多雨水,冬天雪纷飞”:末伏时期的多雨天气可能兆示冬季的降雪量大。

      立秋刚走今末伏,天色潜移化有无。暑气渐敛少热乎,偶来凉风拂肌肤!

        二O二五年八月九日末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