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为什么我们需要闲谈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和陌生人打交道,而陌生人和陌生人之间总会有一种隔阂感,对于这种陌生人之间的隔阂感我也不例外。陌生人之间也是需要沟通技巧的。
戴素老师是一个跨文化研究者,从事跨文化研究和培训长达13年,每年服务的近两百家企业中,有国内外名企比如苹果、欧莱雅、阿里巴巴、奇瑞、OPPO等,用她自己的话讲,她每天都在和企业的高管经理人打交道。这门课程是帮我们打开社交局面的沟通技能,英语里面叫samll talk,戴素老师把它叫闲谈。
闲谈就是带着社交的心态,和陌生人聊上几分钟,说些没有清晰目的,没有明确意义,但是很有意思的话,让他想和你结交。
开篇里面讲到中国人文化里的社交心态就好比一个椰子,里面又软又大,外面坚硬。我们中国人更擅长和熟人建立联系,擅长熟人社会规则,不善于和陌生人沟通,缺乏一种对陌生人表达善意和爱的能力。而西方国家好比一颗桃子,外皮薄而软,内核坚硬而小,他们更注重从小培养和陌生人沟通的能力,通过第一句话和第一印象表达对别人的善意博得他人的喜欢。
文中还举了几个例子,
比如:公司的茶水间里遇上CEO,他难得回国一趟,手里拿着一个ipone,他在接咖啡,正好站在我们团队的照片旁边,他看上去很精神,那怎样有勇气和他混个脸熟?
戴素老师的回答是,王总气色真好,一点都看不出您在倒时差,您是哪天回国的?我觉得这句话既夸赞了对方又跟对方打开了交流的匣子。除了这个开场,切入点还可以是ipone、咖啡、或者旁边的那张团队照片,重要的是为了能让他留下印象,可以展示出自己的价值。比如:知道在哪里可以买到媒体价格的苹果产品;做个有趣的自我介绍,说出自己对岗位的独到见解;怎样用这个咖啡机泡出好咖啡的诀窍等等。
你看,这样一个例子我会觉得切入点很多,只需要多加练习和观察以及实践。
我们现在正处于从熟人社会向陌生社会的快速转型中,尤其是我们现在出来工作了,并且在一二线的城市,每天都会遇到陌生人,第一次见客户,出门点餐等等,都会与他们交流,怎样更好的交流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那闲谈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要与大量的陌生人建立浅度联系,为以后的产生更多交集留下空间。戴素老师说,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种浅度的信息关系比人情关系更重要,人情关系很多人是和我们一样的,而信息关系能让我们认识大量不同质的人。不同质的人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建议、人脉都有可能给我们生活和工作上带来很大的方便和大反转。
闲谈,不是天分,而是一项可以后天获得的技能。
这是有效提升和陌生人的社交能力的课程开篇,接下来还会有六个课程持续学习。